搜索
首页 《朝中措·暖风迟日透香肌》 争似濡须太守,看花仍赋佳词。

争似濡须太守,看花仍赋佳词。

意思:争论似乎濡须太守,看花仍赋佳词。

出自作者[宋]王之道的《朝中措·暖风迟日透香肌》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向往。 首句“暖风迟日透香肌”,以暖风和迟日这两个意象开启了春天的序幕。暖风轻轻吹拂,迟日阳光温暖,空气中弥漫着花香。诗人用“透香肌”来形容花香,暗示着春天的气息已经沁人心脾。 “春到柳边枝。曾见酒红潮颊,玉人初出罗帏。”这里描绘了春天的景象,柳树边绽放出新芽,仿佛在欢迎春天的到来。诗人回忆起曾经看到过一位女子脸颊泛红,从罗帐中走出来,仿佛在欣赏春天的美景。这里用“酒红潮颊”来形容女子害羞时的红晕,增添了诗的生动性。 “东坡何处,朱唇翠袖,空想芳姿。”诗人询问东坡(可能是指一处景点)的所在,想象那里女子朱唇翠袖的美丽姿态,但无法亲自见到,只能空自想象。这里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遗憾。 “争似濡须太守,看花仍赋佳词。”最后两句,诗人以一个比较积极的意象来结束全诗,表达了对像濡须太守那样善于欣赏美好事物并为之赋词的赞美。 整首诗以优美的语言、生动的意象和丰富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无法亲自欣赏美好事物的遗憾,以及对善于欣赏并为之赋词的人的赞美。这种情感交织的表达方式使得这首诗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暖风迟日透香肌。
春到柳边枝。
曾见酒红潮颊,玉人初出罗帏。
东坡何处,朱唇翠袖,空想芳姿。
争似濡须太守,看花仍赋佳词。
作者介绍 梁启超简介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关键词解释

  • 太守

    读音:tài shǒu

    繁体字:太守

    短语:文官 总督 提督 执政官 执行官 外交大臣 外交官

    英语:procurator

    意思:官名。
      ▶秦置郡守,汉景

  • 争似

    读音:zhēng sì

    繁体字:爭似

    意思:(争似,争似)
    怎似。
      ▶唐·刘禹锡《杨柳枝》词:“城中桃李须臾尽,争似垂杨无限时。”
      ▶宋·柳永《慢卷紬》词:“又争似从前,淡淡相看,免恁牵繫。”

  • 濡须

    读音:rú xū

    繁体字:濡須

    意思:(濡须,濡须)

     1.水名。今称运漕河。源出安徽省·巢湖,东流至今芜湖市·裕溪口入长江。古代当江·淮间交通要道,魏·晋·南北朝时,这里是兵争要地。
     
     2.堡坞

  • 看花

    读音:kàn huā

    繁体字:看花

    意思:唐时举进士及第者有在长安城中看花的风俗。
      ▶唐·刘禹锡《元和十一年自郎州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诗:“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宋·钱易《南部新书》甲:“施肩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