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陈道通见和再答》 匡床竹几仅容身,静对何曾有杂宾。

匡床竹几仅容身,静对何曾有杂宾。

意思:匡床竹几乎仅有容身,静对何曾有杂宾。

出自作者[明]文徵明的《陈道通见和再答》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描绘了一个人独自在简陋的房间里,通过静心读书、写字、饮酒和赏梅来度过清贫的夜晚。 首句“匡床竹几仅容身,静对何曾有杂宾。”描绘了房间的简陋和主人独自静坐的场景。匡床竹几,指的是简陋的床和竹制的几案,仅能容纳一个人的空间,暗示了主人的孤独和简朴。何曾有杂宾,则表达了主人独自面对这些物品,并没有其他人的打扰。 “最爱短墙堪映雪,自裁新帖写宜春。”描绘了主人对环境的欣赏和自我娱乐的方式。短墙可以映衬出雪景,这是环境的美好;自裁新帖,即自己裁剪并书写新的帖子,这是主人的自我娱乐方式。写宜春,指的是书写有关春天的文章或诗词,表达了主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生活的热爱。 “闭门敢遂称高士,得酒还能作主人。”这两句表达了主人的人生态度和处世哲学。闭门称高士,指的是主人虽然独自一人,但却并不自称为高士,暗示了主人不慕名利,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由。得酒还能作主人,则表达了主人善于享受生活,即使只有酒也能成为聚会的主人,体现了主人的人情练达和乐观精神。 “珍重梅枝偏会意,夜深和月照清贫。”最后两句描绘了主人对梅花的珍视,以及在月光下欣赏清贫生活的情景。梅枝偏会意,表达了主人对梅花的喜爱和珍视,因为它与主人的清贫生活产生了共鸣。和月照清贫,则描绘了主人独自在月光下欣赏清贫生活的场景,体现了主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欣赏。 整首诗通过描绘一个简朴、孤独、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的人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简单、宁静、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人情练达和乐观精神的赞赏。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匡床竹几仅容身,静对何曾有杂宾。
最爱短墙堪映雪,自裁新帖写宜春。
闭门敢遂称高士,得酒还能作主人。
珍重梅枝偏会意,夜深和月照清贫。

关键词解释

  • 容身

    读音:róng shēn

    繁体字:容身

    英语:shelter oneself; take shelter

    意思:
     1.安身;存身。
      ▶《韩非子•诡使》:“而断头裂腹,播骨乎平原野者,

  • 何曾

    读音:hé zēng

    繁体字:何曾

    英语:did ever

    意思:
     1.为何,何故。
      ▶《孟子•公孙丑上》:“尔何曾比予于管仲?”赵岐注:“何曾,犹何乃也。”
      ▶宋玉《九

  • 匡床

    读音:kuāng chuáng

    繁体字:匡床

    意思:
     1.《商君书•画策》:“人主处匡床之上,听丝竹之声,而天下治。”
      ▶汉·桓宽《盐铁论•取下》:“匡床旃席,侍御满侧者,不知负辂輓船,登高绝流之难也。”

  • 竹几

    读音:zhú jǐ

    繁体字:竹幾

    意思:即竹夫人。
      ▶唐·白居易《闲居》诗:“南檐半床日,暖卧因成熟,绵袍拥两膝,竹几支双臂。”
      ▶宋·苏轼《午窗坐睡》诗:“蒲团蟠两膝,竹几阁双肘。”
      ▶宋·苏轼《

  • 杂宾

    读音:zá bīn

    繁体字:雜賓

    意思:(杂宾,杂宾)
    行为不端的宾客。
      ▶《晋书•刘惔传》:“﹝刘惔﹞为政清整,门无杂宾。”
      ▶《南史•袁湛传》:“﹝袁粲﹞素寡往来,门无杂宾,闲居高卧,一无所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