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中烟火映荒祠,遗像萧条入拜疑。
意思:云中烟火映荒庙,遗留萧条入拜怀疑。
出自作者[明]王稚登的《谒袁文荣公祠堂》
全文赏析
这首诗《云中烟火映荒祠》是一首对历史人物的缅怀之作。诗中描绘了诗人对一位已故士人的哀悼,通过描绘其遗像、生活环境以及周围景色的变化,表达了诗人深深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首联“云中烟火映荒祠,遗像萧条入拜疑”描绘了祠堂的景象,烟火在云雾中映照,显得荒凉而寂静。遗像萧条,让人怀疑是否真实。这里诗人通过描绘荒凉的祠堂和遗像的萧条,表达了对已故士人的怀念之情。
颔联“马策扣门惟有泪,雀罗张户不胜悲”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哀痛之情。诗人用马策扣门,表达了对已故士人的思念之情,只有泪水;而雀罗张户,则表达了周围的人对这位士人的同情和悲痛。这两句诗将诗人的思念之情和周围人的同情悲痛之情融为一体,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颈联“山光夜暗围棋墅,海色寒埋挂剑枝”描绘了已故士人生活环境的景象。山光夜暗,暗示着这位士人曾经在此下棋的场所如今已经变得荒凉;海色寒埋,则暗示着这位士人曾经挂剑的树枝如今已经变得寒冷而荒芜。这两句诗将士人生活环境的景象与周围环境的变迁相结合,进一步表达了对这位士人的怀念之情。
尾联“千载何人能下士,断肠空忆郑当时”是诗人对已故士人的感慨。千载之后,还有谁能像郑当时那样对待这位士人呢?诗人通过这样的反问,表达了对这位士人的怀念之情和对历史变迁的无奈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已故士人的缅怀和怀念之情,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人性的思考。诗中描绘的景象和情感都十分真挚,让人感受到了诗人深深的敬仰和怀念之情。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历史和文化的深刻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