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次韵答人见寄》 寂默忘言惭社燕,毰毸困睡比春鹰。

寂默忘言惭社燕,毰毸困睡比春鹰。

意思:寂静默默忘言惭愧社燕,毰毸困睡比春鹰。

出自作者[宋]苏辙的《次韵答人见寄》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封案》,这可能是一首表达对官场生涯的感慨和期待,以及对田园生活的向往的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赏析: 1. “封案青山云气腾”一句,描绘了青山云雾缭绕的景象,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赞美。 2. “天将隙地养无能”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朝廷的期望,希望朝廷能够给予有才能的人以施展才华的机会。 3. “窗扉迎署梅将溜”一句,描绘了夏日炎炎,梅子成熟的景象,表现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期待。 4. “虚市无人冷欲冰”一句,描绘了市场冷清的景象,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生涯的厌倦和无奈。 5. “寂默忘言惭社燕”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孤独和沉默的感慨,同时也表现出他对友情的渴望。 6. “毰毸困睡比春鹰”一句,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困倦入睡的状态,表现出他对休息和睡眠的渴望。 7. “深知大府容衰病,复值年来蚕麦登”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涯的理解和接受,同时也表现出他对田园生活的期待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涯的感慨和无奈,同时也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整首诗语言朴素自然,情感真挚,是一首值得一读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封案青山云气腾,天将隙地养无能。
窗扉迎署梅将溜,虚市无人冷欲冰。
寂默忘言惭社燕,毰毸困睡比春鹰。
深知大府容衰病,复值年来蚕麦登。
作者介绍 苏辙简介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

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因上书劝阻起用李清臣而忤逆哲宗,落职知汝州。此后连贬数处。蔡京掌权时,再降朝请大夫,遂以太中大夫致仕,筑室于许州。

政和二年(1112年),苏辙去世,年七十四,追复端明殿学士、宣奉大夫。宋高宗时累赠太师、魏国公,宋孝宗时追谥“文定”。

苏辙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论,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其诗力图追步苏轼,风格淳朴无华,文采少逊。苏辙亦善书,其书法潇洒自如,工整有序。著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行于世。

关键词解释

  • 寂默

    读音:jì mò

    繁体字:寂默

    意思:
     1.静默不语;不出声音。
      ▶晋·孙绰《游天臺山赋》:“恣语乐以终日,等寂默于不言。”
      ▶唐·韩愈《遣兴联句》:“独居久寂默,相顾聊慨慷。”
      ▶宋·叶

  • 忘言

    读音:wàng yán

    繁体字:忘言

    意思:
     1.谓心中领会其意,不须用言语来说明。语本《庄子•外物》:“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三国·魏·曹植《苦思行》:“中有耆年一隐士,鬚髮皆皓然,策杖从我游,教我要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