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游浮玉三首》 曾访山中支遁林,厌闻钟鼓日钦钦。

曾访山中支遁林,厌闻钟鼓日钦钦。

意思:曾访问山中支遁山林,讨厌听到钟鼓天钦钦。

出自作者[宋]蔡肇的《游浮玉三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曾访山中支遁林,厌闻钟鼓日钦钦》是一首描绘山中支遁林的美景以及作者探访经历的诗。通过对景色的描绘和对历史的追溯,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和对自然的敬畏。 首联“曾访山中支遁林,厌闻钟鼓日钦钦。”诗人表达了对山中支遁林的向往和探访的决心,同时也透露出对山中寺庙钟鼓之声的厌烦。这一联奠定了整首诗的情感基调,即对自然的向往和对世俗的厌倦。 颔联“百川赴海通三岛,万籁逢秋共一音。”描绘了山中支遁林的景色和氛围。诗人用“百川赴海”比喻支遁林中各条溪流汇聚入海,象征着万物归一,表达了对自然和谐的赞美。而“万籁逢秋共一音”则表达了秋天的寂静和自然的声音都汇成了一种和谐的声音,进一步强调了大自然的和谐与统一。 颈联“折戟战痕谁共吊,浮杯足迹杳难寻。”诗人追溯了历史,通过“折戟”和“浮杯”这两个意象,暗示了这里曾经发生过战争和人们的足迹,但如今都难以寻觅。这一联引发了人们对历史的思考和对过去的怀念。 尾联“鱼峰梵呗随曹植,试听云閒鸾凤吟。”诗人以曹植和鸾凤的典故来形容山中支遁林的寂静和自然的声音,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山中支遁林的美景和历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向往,以及对世俗的厌倦。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丰富,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山水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曾访山中支遁林,厌闻钟鼓日钦钦。
百川赴海通三岛,万籁逢秋共一音。
折戟战痕谁共吊,浮杯足迹杳难寻。
鱼峰梵呗随曹植,试听云閒鸾凤吟。

关键词解释

  • 钟鼓

    读音:zhōng gǔ

    繁体字:鍾鼓

    英语:bell

    意思:(钟鼓,锺鼓)

     1.钟和鼓。古代礼乐器。
      ▶《诗•周南•关雎》:“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国语•

  • 钦钦

    读音:qīn qīn

    繁体字:欽欽

    意思:(钦钦,钦钦)

     1.忧思难忘貌。
      ▶《诗•秦风•晨风》:“未见君子,忧心钦钦。”
      ▶郑玄笺:“思望而忧之。”
      ▶唐·柳宗元《报崔黯秀才书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