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道中读孚若题壁有感用其韵》 三千客谩曾弹铗,十九人谁肯捧盘。

三千客谩曾弹铗,十九人谁肯捧盘。

意思:三千客谩曾弹铗,十九人谁肯捧盘。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道中读孚若题壁有感用其韵》

全文赏析

这首诗《淮雪江风裂面寒,往来万里一征鞍》是一首描绘边疆生活的七言律诗,通过对边疆环境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征战生活的感慨和对友人的关怀。 首联“淮雪江风裂面寒,往来万里一征鞍”描绘了边疆的严寒环境,表达了征战生活的艰辛。淮雪江风,既描绘了边疆的恶劣气候,又象征着征战生活的艰难困苦。裂面寒三字,生动地描绘了寒风的刺骨之痛。而“往来万里一征鞍”,则表达了万里征途的辛苦和孤独。 颔联“三千客谩曾弹铗,十九人谁肯捧盘”是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批评,表达了对志同道合者稀少的感慨。三千客曾弹铗,指的是历史上那些有志之士,但如今谁肯捧盘,表明现在愿意支持自己的人很少。这种对比,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无奈。 颈联“自古英才多顿挫,只今世运尚艰难”是对人生哲理的感慨,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和对未来的期待。“自古英才多顿挫”是对人生挫折的感慨,而“只今世运尚艰难”则是对时局的忧虑和对未来的期待。 尾联“空馀败壁龙蛇字,黄鹄高飞不复还”则是对友人的关怀和对自己未来的期许。“败壁龙蛇字”描绘了友人潦草的字迹,表达了对友人的关怀。“黄鹄高飞不复还”则表达了对自己的期许,希望自己能像黄鹄一样高飞远走,摆脱困境。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边疆生活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征战生活的感慨和对友人的关怀。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对比、夸张、拟人等,使得诗歌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同时,诗歌也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无奈,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和期许,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淮雪江风裂面寒,往来万里一征鞍。
三千客谩曾弹铗,十九人谁肯捧盘。
自古英才多顿挫,只今世运尚艰难。
空馀败壁龙蛇字,黄鹄高飞不复还。
作者介绍 张羽简介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 九人

    读音:jiǔ rén

    繁体字:九人

    意思:汉·扬雄着《太玄》,定人为九等。
      ▶汉·扬雄《太玄•数》:“九人:一为下人;二为平人;三为进人;四为下禄;五为中禄;六为上禄;七为失志;八为疾瘀;九为极。”

  • 三千

    读音:sān qiān

    繁体字:三千

    意思:
     1.《书•吕刑》:“墨罚之属千,劓罚之属千,剕罚之属五百,宫罚之属三百,大辟之罚二百。五刑之属三千。”后因以“三千”指古代所有的刑罚。
      ▶《三国志•魏志•陈群传》:“

  • 谁肯

    引用解释

    哪里会。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牛小姐规劝侍婢》:“[丑白]不游赏,只怕消瘦了你。[贴唱]把花貌,谁肯因春消瘦?” 元 睢景臣 《哨遍·高祖还乡》套曲:“只道 刘三 谁肯把你揪捽住,白甚么改了姓更了名唤做 汉高祖 。”

    读音:shuí kěn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