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依韵答胡侍郎见寄》 千年风采逢明主,一寸襟灵慕昔贤。

千年风采逢明主,一寸襟灵慕昔贤。

意思:千年风采遇到明主,一寸衫灵慕昔贤。

出自作者[宋]范仲淹的《依韵答胡侍郎见寄》

全文赏析

这首诗《千年风采逢明主,一寸襟灵慕昔贤。待看朝廷兴礼让,天衢何敢斗先鞭》是一首对历史和未来的感慨之作。它表达了作者对古代贤人的敬仰,对明主的期待,以及对未来社会的期望。 首句“千年风采逢明主”,作者表达了漫长的时间中,终于遇到了明智的君主,象征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这一句充满了对明主的期待,对未来充满信心。 “一寸襟灵慕昔贤”,表达了作者对古代贤人的敬仰之情,一寸襟灵,即内心,表达了深深的敬意和钦佩。慕昔贤,是对古代贤人的敬仰和怀念。 “待看朝廷兴礼让,天衢何敢斗先鞭。”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期待和信心。朝廷兴礼让,是对社会秩序恢复,礼让之风盛行的期待。天衢何敢斗先鞭,表达了作者谦虚和敬畏,不敢在社会的改革和进步中冒进,只期待在礼让的风气中,尽自己的力量。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历史的敬仰,对明主的期待,也有对未来的信心和谦虚。语言简洁明了,寓意深远,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情感之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千年风采逢明主,一寸襟灵慕昔贤。
待看朝廷兴礼让,天衢何敢斗先鞭。
作者介绍 范仲淹简介
范仲淹(989年8月29日-1052年5月20日),字希文,汉族。苏州吴县人。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

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改嫁长山朱氏,遂更名朱说。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苦读及第,授广德军司理参军,迎母归养,改回本名。后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通判、苏州知州等职,因秉公直言而屡遭贬斥。康定元年(1040年),与韩琦共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采取“屯田久守”方针,巩固西北边防。庆历三年(1043年),出任参知政事,发起“庆历新政”。不久后,新政受挫,范仲淹被贬出京,历知邠州、邓州、杭州、青州。皇祐四年(1052年),改知颍州,范仲淹扶疾上任,于途中逝世,年六十四。追赠兵部尚书、楚国公,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范仲淹政绩卓著,文学成就突出。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有《范文正公文集》传世。

关键词解释

  • 千年

    读音:qiān nián

    繁体字:千年

    英语:millenary

    意思:极言时间久远。
      ▶晋·陶渊明《輓歌诗》:“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
      ▶南朝·梁·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

  • 风采

    读音:fēng cǎi

    繁体字:風埰

    短语:气质 派头 仪态 气度 气派 神韵 气概 威仪

    英语:mien

    意思:(风采,风采)

     1.风度、神采

  • 主一

    读音:zhǔ yī

    繁体字:主一

    意思:专一;专心。
      ▶《二程粹言》卷上:“主一之谓敬。”
      ▶《朱子语类》卷一一九:“于无事之时,这心却只是主一。”参见“主一无适”。

    解释: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