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和若拙弟得陪游后园》 壮夫三箭功名手,儒士百篇藜苋肠。

壮夫三箭功名手,儒士百篇藜苋肠。

意思:大丈夫三支箭功名手,儒士百篇藜苋肠。

出自作者[宋]陈与义的《和若拙弟得陪游后园》

全文赏析

这首诗《壮夫三箭功名手,儒士百篇藜苋肠。莫道人人握珠玉,应须字字挟风霜。》是一首非常有深度的诗,它以简洁而富有象征的文字,描绘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追求:勇猛果敢的武将和深思熟虑的文人。 首句“壮夫三箭功名手”是对武将的赞美,形象地描绘出他们英勇善战,追求功名的特点。三箭,象征着他们为了国家、为了荣誉,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而“儒士百篇藜苋肠”则是对文人的描绘,他们虽然生活简朴,但内心丰富,追求的是精神世界的充实和学问的积累。 “莫道人人握珠玉”一句,表达出一种普遍的期望和信念,即每个人都应该追求卓越,都应该努力提升自己。而“应须字字挟风霜”,则是对这种追求的进一步阐述,它象征着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应该有深度、有力度,都应该经过深思熟虑、反复锤炼。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比武将和文人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追求,表达出对卓越品质和深厚学识的赞美,同时也传达出一种普遍的期望和信念。这种期望和信念鼓励人们不断追求进步,不断提升自己,无论身处何种环境,都应该保持对卓越的追求和对知识的热爱。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壮夫三箭功名手,儒士百篇藜苋肠。
莫道人人握珠玉,应须字字挟风霜。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今陕西西安),自曾祖陈希亮从眉州迁居洛阳,故为洛(今河南洛阳)人。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关键词解释

  • 壮夫

    读音:zhuàng fū

    繁体字:壯夫

    意思:(壮夫,壮夫)

     1.豪壮之士,豪杰。
      ▶汉·枚乘《上书重谏吴王》:“信而见疑,贞而见戮,是以壮夫义士,伏死而不顾者此也。”
      ▶唐·唐彦谦《奉使岐

  • 儒士

    读音:rú shì

    繁体字:儒士

    英语:Confucian scholar

    意思:崇奉孔子学说的人。
      ▶汉以后亦泛称读书人、学者。
      ▶《墨子•非儒下》:“今孔某之行如此,儒士则可以

  • 功名

    读音:gōng míng

    繁体字:功名

    英语:scholarly honor of official rank

    意思:
     1.功业和名声。
      ▶《庄子•山木》:“削迹损势,不为功名。”<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