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寄吴德仁兼简陈季常》 铜驼陌上会相见,握手一笑三千年。

铜驼陌上会相见,握手一笑三千年。

意思:铜驼陌上会相见,握着我的手一笑三千年。

出自作者[宋]苏轼的《寄吴德仁兼简陈季常》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晚年生活的真实写照。作者在诗中描述了自己和朋友们的生活状况,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豁达态度。 首先,诗中提到了东坡先生和龙丘居士的生活状况。他们虽然贫穷,但却有着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信仰,谈空说有,饮酒食肉,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这种生活态度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豁达和乐观。 其次,诗中还提到了濮阳公子、忘家禅等人的生活状况,他们有着自己的信仰和追求,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这些人物形象在诗中起到了衬托的作用,进一步突出了作者对生活的豁达态度。 此外,诗中还描写了作者自己的生活状况,如游访清泉、饮酒食肉、忘家禅等,这些描写表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豁达态度。同时,诗中也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如恨君不识颜平原、恨我不识元鲁山等。 最后,诗中还提到了铜驼陌上会相见,握手一笑三千年,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乐观态度和对友情的珍视。 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表现了作者对生活的豁达态度和对友情的珍视。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在晚年仍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乐观态度,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东坡先生无一钱,十年家火烧凡铅。
黄金可成河可塞,只有霜鬓无由玄。
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
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谁似濮阳公子贤,饮酒食肉自得仙。
平生寓物不留物,在家学得忘家禅。
门前罢亚十顷田,清溪绕屋花连天。
溪堂醉卧呼不醒,落花如雪春风颠。
我游兰溪访清泉,已办布袜青行缠。
稽山不是无贺老,我自兴尽回酒船。
恨君不识颜平原,恨我不识元鲁山。
铜驼陌上会相见,握手一笑三千年。
作者介绍 苏轼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关键词解释

  • 铜驼

    引用解释

    亦作“ 铜駞 ”。 1.铜铸的骆驼。多置于宫门寝殿之前。 晋 陆翙 《邺中记》:“二铜駞如马形,长一丈,高一丈,足如牛,尾长三尺,脊如马鞍,在 中阳门 外,夹道相向。”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物异》:“ 汉元帝 竟陵 元年, 长陵 铜驼生毛,毛端开花。” 元 萨都剌 《梅仙山行》:“ 咸阳 秋色压宫树,金人夜泣铜驼悲。” 清 唐孙华

  • 握手

    读音:wò shǒu

    繁体字:握手

    英语:to shake hands

    意思:I

     1.执手,拉手。古时在离别、会晤或有所嘱托时,皆以握手表示亲近或信任。
       ▶《东观汉记•马

  • 千年

    读音:qiān nián

    繁体字:千年

    英语:millenary

    意思:极言时间久远。
      ▶晋·陶渊明《輓歌诗》:“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
      ▶南朝·梁·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