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崇恩太后升袝十四首》 灵徽匪遐,精诚感通。

灵徽匪遐,精诚感通。

意思:灵徽不远,精诚感应。

出自作者[宋]真宗的《崇恩太后升袝十四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赞美祭祀的诗,通过对祭祀场所、仪式、香气、神灵降临等细节的描绘,表达了对神灵的敬畏和祈求。 首句“閟宫有侐,堂筵屹崇”,描述了祭祀的场所——閟宫的高大宽敞,以及筵席的庄严崇高。 “灵徽匪遐,精诚感通”,表达了对神灵的敬畏,认为神灵并不遥远,而人们的诚心祈祷一定会得到回应。 “苾芬维时,登兹明祀”,描述了祭祀物品的芳香和这次祭祀的重要性。 “冷然云车,有来其驭”,进一步描绘了神灵降临的场景,仿佛云车降临,神灵即将驾临。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语言,表达了对神灵的敬畏和祈求,同时也展现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这种对神灵的敬畏和祈求,是人类社会中一种普遍的情感表达,也是诗歌中常见的主题之一。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黄钟宫二奏]閟宫有侐,堂筵屹崇。
灵徽匪遐,精诚感通。
苾芬维时,登兹明祀。
冷然云车,有来其驭。

关键词解释

  • 精诚

    读音:jīng chéng

    繁体字:精誠

    短语:热诚 恳挚 披肝沥胆 倾心 纯真 热切 由衷 诚恳 开诚布公 诚心诚意 实心 诚 虔诚 义气 推心置腹 诚挚 竭诚 至诚 真诚 谆谆

  • 感通

    引用解释

    谓此有所感而通於彼。意即一方的行为感动对方,从而导致相应的反应。语本《易·繫辞上》:“《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王援古喻义备悉矣,何言精诚不足以感通哉?”《朱子语类》卷七二:“ 赵致道 问感通之理。曰:‘感,是事来感我;通,是自家受他感处之意。’”《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九:“ 谢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