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答刘戒之早秋别墅见寄》 城中与山下,喧静暗相思。

城中与山下,喧静暗相思。

意思:城中与山下,喧静暗暗相思。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答刘戒之早秋别墅见寄》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秋思与相思的诗。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绘和情感抒发,展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生活的感慨。 首联“凉风木槿篱,暮雨槐花枝。”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凉风习习,木槿篱笆在风中摇曳,暮雨淅沥,槐树的花枝在雨中低垂。这两句诗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秋景图,营造出一种清冷、萧瑟的氛围,为全诗定下了基调。 颔联“并起新秋思,为得故人诗。”作者由秋景引发了新的秋思,而这份秋思的起因则是收到了故人的诗。这一联将景物与情感巧妙地结合起来,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颈联“避地鸟择木,升朝鱼在池。”通过比喻,形象地描述了生活的变迁与人生的无常。鸟儿为了避开危险而选择其他的树木,鱼儿在池中升朝。这两句诗寓意深远,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尾联“城中与山下,喧静暗相思。”这里作者以城中和山下作为对比,展现了喧嚣与静谧的两种生活状态,而无论是喧嚣还是静谧,都暗含着对故人的相思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秋景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生活的感慨。全诗意境深远,语言流畅自然,是一首优美的五言律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凉风木槿篱,暮雨槐花枝。
并起新秋思,为得故人诗。
避地鸟择木,升朝鱼在池。
城中与山下,喧静暗相思。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相思

    读音:xiāng sī

    繁体字:相思

    英语:love knot

    意思:
     1.彼此想念。后多指男女相悦而无法接近所引起的想念。
      ▶汉·苏武《留别妻》诗:“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