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横吹曲辞·折杨柳》
隋家两岸尽,陶宅五株荣。
隋家两岸尽,陶宅五株荣。
意思:
隋家两岸尽,陶宅五株开花。
出自作者[唐]李端的《横吹曲辞·折杨柳》
全文创作背景
《横吹曲辞·折杨柳》的创作背景与汉乐府古题《折杨柳》有关,此曲本是西域胡乐,在汉代被协律都尉李延年收入汉乐府武乐横吹曲。李端的《横吹曲辞·折杨柳》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他借助这一传统题材,表现了友人、爱人之间折柳慰别、难分难舍的深情厚谊。同时,唐代是诗歌繁荣的时代,各种题材和形式的诗歌层出不穷,这也为李端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土壤。
相关句子
两岸青山。
-- 出自《减字木兰花·多情被恼》作者:[宋]向滈
两岸潇湘。
-- 出自《木兰花慢·软尘飞不到》作者:[宋]周密
芦花两岸一朝
-- 出自《渔父·点点青山照水光》作者:[元]吴镇
两岸荔枝红。
-- 出自《菩萨蛮·子规啼破城楼月》作者:[宋]李师中
两岸绿杨飞絮。
-- 出自《忆仙姿/如梦令》作者:[宋]贺铸
河桥两岸绝。
-- 出自《重别周尚书诗 二》作者:[南北朝]庾信
西风两岸秋。
-- 出自《兰溪舟中》作者:[宋]真山民
垂杨两岸。
-- 出自《六桥行》作者:[宋]周端臣
两岸萧萧芦荻。
-- 出自《昭君怨 江行》作者:[元]王寂
琼花两岸秋。
-- 出自《长思仙》作者:[元]侯善渊
隋家昔为天下宰,穷兵黩
-- 出自《燕歌行》作者:[唐]贾至
君看汴河路,尚说隋家柳。
-- 出自《感兴》作者:[唐]李涉
烟深隋家寺,殷叶暗相照。
-- 出自《独酌》作者:[唐]杜牧
荒哉隋家帝,制此今颓朽。
-- 出自《九成宫》作者:[唐]杜甫
越调隋家曲,当年亦九成。
-- 出自《九曲池》作者:[宋]王琪
汛扫门前积有年,从来顶踵尽陶甄。
-- 出自《政府生日十首》作者:[宋]曹勋
近来习性浑成懒,抄尽陶诗独倚阑。
-- 出自《失题》作者:[宋]艾性夫
年来恼乱探花人,裂尽陶公漉酒巾。
-- 出自《次邦宪宣德红梅诗韵》作者:[宋]吴颐
煮豆烹蔬当果殽,固应杯酌尽陶匏。
-- 出自《园中把酒示邻曲》作者:[宋]陆游
诗句原文
东城攀柳叶,柳叶低着草。
少壮莫轻年,轻年有衰老。
柳发遍川冈,登高堪断肠。
雨烟轻漠漠,何树近君乡。
赠君折杨柳,颜色岂能久。
上客莫沾巾,佳人正回首。
新柳送君行,古柳伤君情。
突兀临荒渡,婆娑出旧营。
隋家两岸尽,陶宅五株荣。
日暮偏愁望,春山有鸟声。
作者介绍
李端(737—784),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唐代诗人。少居庐山,师事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子李虞仲,官至兵部侍郎。
关键词解释
两岸
读音:
liǎng àn
繁体字:
兩岸
英语:
bilateral
意思:
(两岸,两岸)
水流两旁的陆地。
▶《宋书•刘钟传》:“循先留别帅范崇民以精兵高舰据南陵,夹屯两岸。”
两岸详解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