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晓宴》 晓华胧日忽闻调笙,一点残灯隔罗幕。

晓华胧日忽闻调笙,一点残灯隔罗幕。

意思:通晓华胧天,忽然听到调笙,一点残灯隔罗幕。

出自作者[唐]李群玉的《晓宴》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虽然没有提供作者的名字,但从诗的内容来看,它描绘了一种宁静而豪华的早晨景象,似乎是描绘了一种贵族生活的片段。下面是我对这首诗的赏析: “金波西倾银汉落,绿树含烟倚朱阁”,这两句诗首先描绘出了一种壮观的早晨景象。金波,可能是指早晨的阳光,它在空气中微微荡漾,仿佛在向西倾斜。银汉,通常用来描述银河,此时它可能被描绘为已经落下,为一天的开始让路。这两句诗给人一种宏大的视角,仿佛把读者带到了一个远离尘嚣的宁静地方。 “绿树含烟倚朱阁”,这句诗进一步描绘了朱红色的楼阁,被绿色的树木环绕,烟雾缭绕,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晓华胧日忽闻调笙,一点残灯隔罗幕”,这两句诗描绘了早晨的朦胧和音乐的美妙。晓华胧日,描述了早晨的微光,给人一种朦胧、神秘的感觉。忽闻调笙,暗示了一种音乐的美妙,可能是早晨的鸟鸣声或者远处传来的音乐声。一点残灯隔罗幕,则描绘了屋内的景象,一盏微弱的灯在罗幕后摇曳,给人一种温馨和安详的感觉。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豪华而宁静的早晨景象,充满了生机和活力。通过宏大的视角、生动的描绘和音乐的美妙,这首诗成功地吸引了读者的注意力,让人仿佛身临其境。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金波西倾银汉落,绿树含烟倚朱阁。
晓华胧日忽闻调笙,一点残灯隔罗幕。
作者介绍
李群玉,唐代澧州人,极有诗才,“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湖南通志·李群玉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全唐诗·李群玉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但他“一上而止”,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李群玉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三年后辞官回归故里,死后追赐进士及第。

关键词解释

  • 罗幕

    读音:luó mù

    繁体字:羅幕

    意思:(罗幕,罗幕)
    丝罗帐幕。
      ▶《文选•陆机<君子有所思行>》:“邃宇列绮窗,兰室接罗幕。”
      ▶张铣注:“罗幕即罗帐。”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调笙

    读音:diào shēng

    繁体字:調笙

    意思:(调笙,调笙)
    吹笙。
      ▶唐·刘禹锡《早夏郡中书事》诗:“高帘覆朱阁,忽尔闻调笙。”
      ▶宋·周邦彦《少年游》词:“锦幄初温,兽烟不断,相对坐调笙。”

  • 一点

    读音:yì diǎn

    繁体字:一點

    短语:星 点 花 点子 星子

    英语:a bit

    意思:(一点,一点)

     1.汉字的一种笔画。常指书画中的点画。

  • 残灯

    读音:cán dēng

    繁体字:殘燈

    意思:(残灯,残灯)
    将熄的灯。
      ▶唐·白居易《秋房夜》诗:“水窗席冷未能卧,挑尽残灯秋夜长。”
      ▶宋·陆游《东关》诗:“三更酒醒残灯在,卧听萧萧雨打篷。”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