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观灯玉台体十首》 绮席金炉香正燃,铜壶银箭漏初传。

绮席金炉香正燃,铜壶银箭漏初传。

意思:绮席金炉香正点燃,铜壶银箭漏初传。

出自作者[唐]徐铉的《观灯玉台体十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题目是《绮席金炉香正燃,铜壶银箭漏初传》,从题目中我们可以看出,这首诗是在描述一个豪华的宴会场景。接下来,让我们来详细赏析一下这首诗。 首句“绮席金炉香正燃”,诗人以华丽、精美的席子和金炉中的香料正在燃烧,来描绘宴会的豪华和庄重。这一句为整个场景定下了基调,为读者展现了一个庄重而华丽的宴会环境。 第二句“铜壶银箭漏初传”,诗人借用了古代计时工具——铜壶和银箭的形象,来描绘时间的流逝。这一句不仅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宴会的持续时间之长。 第三句“天回星月迷灯烛”,诗人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繁星、明月、灯火和蜡烛比作一幅迷人的画面。这一句描绘了宴会上的夜景,表现出夜色的美丽和神秘。 第四句“风过楼台度管弦”,诗人以风过楼台的声音和管弦的声音相呼应,营造出一种和谐、热闹的氛围。这一句进一步强调了宴会的热闹和欢乐。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豪华的宴会场景,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诗人运用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将宴会的庄重、豪华、热闹和美丽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时间的感慨和对生活的思考,具有一定的哲理意味。 此外,这首诗的韵律和节奏也十分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给人以美的享受。整首诗的意象丰富,语言生动,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绮席金炉香正燃,铜壶银箭漏初传。
天回星月迷灯烛,风过楼台度管弦。
作者介绍
徐铉(916年—991年),字鼎臣,南唐、北宋初年文学家、书法家。历官五代吴校书郎、南唐知制诰、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后随李煜归宋,官至散骑常侍。他的父亲徐延休也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

徐铉十岁开始能够写作,以文笔清丽工整著称,被誉为唐代韩愈之后的诗文“韩徐”。他的诗歌和散文以清新淡雅、自然优美为主,代表作品有《风入松》、《赋得古原草送别》等。他还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擅长楷书和行书,代表作品有《竹轴帖》、《道德经》等,对中国书法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总的来说,徐铉是中国文化艺术领域的杰出代表,他的诗歌、散文和书法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并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关键词解释

  • 银箭

    读音:yín jiàn

    繁体字:銀箭

    意思:(银箭,银箭)

     1.指银饰的标记时刻以计时的漏箭。
      ▶隋·江总《杂曲》之三:“鲸灯落花殊未尽,虬水银箭莫相催。”
      ▶宋·司马光《宫漏谣》:“铜壶银

  • 铜壶

    读音:tóng hú

    繁体字:銅壺

    英语:Copper Pot

    意思:(铜壶,铜壶)
    古代铜制壶形的计时器。
      ▶唐·顾况《乐府》:“玉醴随觞至,铜壶逐漏行。”
      ▶宋·王安石

  • 绮席

    读音:qǐ xí

    繁体字:綺席

    意思:(绮席,绮席)

     1.华丽的席具。古人称坐卧之铺垫用具为席。
      ▶南朝·梁·江淹《杂体诗•效惠休<怨别>》:“膏鑪绝沈燎,绮席生浮埃。”
      ▶南朝·梁·陆倕《

  • 金炉

    读音:jīn lú

    繁体字:金爐

    意思:(参见金炉,金鑪)

    解释:1.亦作\"金炉\"。 2.金属铸的香炉。 3.为香炉之美称。

    详细释义:1.金质香炉。南朝梁

  • 箭漏

    读音:jiàn lòu

    繁体字:箭漏

    意思:漏,即漏壶,古代计时器。箭,置漏壶下用以标记时刻的部件。引申指时间。
      ▶《梁书•文学传下•刘峻》:“峻乃着《辨命论》以寄其怀曰:‘……短则不可缓之于寸阴,长者不可急之于箭漏。’”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