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狄古今常反复,朝廷终始务绥怀。
意思:少数民族古今常反复,朝廷始终致力于安抚。
出自作者[宋]陶弼的《望安南海口》
全文赏析
这首诗《喜逢晴日破阴霾》是一首对政治局势和边疆战事的忧虑和感慨的诗。
首联“喜逢晴日破阴霾,望极西南瘴海涯。”描绘了诗人看到晴天破阴霾的景象,视线远达西南瘴海边际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感慨。瘴海,指热带雨林中的瘴气弥漫的湖泊,借指边疆险恶的环境。这里也寓含了作者对边疆战事的关切和担忧。
颔联“夷狄古今常反复,朝廷终始务绥怀。”揭示了夷狄之间古今常有的反复无常的本质,以及朝廷始终致力于绥靖安抚的策略。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当时政治局势的深刻理解,以及对朝廷绥靖政策的肯定。
颈联“何时良将收铜柱,不日孱王弃{上艹下膏}街。”表达了诗人对何时有良将收复失地的期待,以及对那个软弱无能的君王最终会弃城而去的预见。铜柱,指古代铜制的插地之柱,常作为开拓边疆的标志。这里也寓含了诗人对收复失地的渴望和对朝廷君王的警示。
尾联“惆怅藤桥兵死鬼,年年沙上哭坟骨。”描绘了藤桥兵死后的凄凉景象,以及年年沙上哭坟的惨状,表达了诗人对战争带来的痛苦和悲伤的深深同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政治局势和边疆战事的忧虑和感慨,以及对和平的向往和对战争受害者的同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使得诗歌具有深刻的内涵和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