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玉楼春》 晚风亭院倚阑干,两岸芦花飞雪絮。

晚风亭院倚阑干,两岸芦花飞雪絮。

意思:晚上风亭院倚栏杆,两岸芦花飞雪絮。

出自作者[宋]陈允平的《玉楼春》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离别的场景,表达了深深的哀愁和思念。 首先,诗的开头,“柳丝挽得秋光住。肠断驿亭离别处。”这两句诗描绘了离别的场景,柳丝似乎无法挽留住秋天的时光,正如离别的痛苦一般难以消解。诗人用柳丝作为象征,表达了离别的痛苦和不舍。 “斜阳一片水边楼,红叶满天江上路。”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离别的环境,夕阳下的水边楼阁,江面上飘落的红色叶子,这些景象都充满了凄凉和哀愁,进一步强化了离别的情感。 “来鸿去雁知何数。”诗人通过鸿雁这一意象,表达了对远方的思念和期待。然而,鸿雁的数量是未知的,这也暗示了思念的深切和距离的遥远。 “欲问归期朝复暮。”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归期的期盼和不安,朝暮之间的等待,表现了深深的思念和无奈。 最后,“晚风亭院倚阑干,两岸芦花飞雪絮。”这两句诗描绘了离别后的场景,晚风中的亭院,两岸飘飞的芦花,这些景象都充满了凄凉和哀愁,进一步强化了诗人的情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深深的离别之痛和思念之情。诗人用柳丝、夕阳、红叶、鸿雁、芦花等意象,营造了一个凄美哀婉的离别场景,使人读来不禁为之动容。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柳丝挽得秋光住。
肠断驿亭离别处。
斜阳一片水边楼,红叶满天江上路。
来鸿去雁知何数。
欲问归期朝复暮。
晚风亭院倚阑干,两岸芦花飞雪絮。

关键词解释

  • 阑干

    读音:lán gān

    繁体字:闌乾

    英语:across; crisscross

    意思:(阑干,阑干)

     1.横斜貌。
      ▶三国·魏·曹植《善哉行》:“月没参横,北斗阑干。”

  • 芦花

    读音:lú huā

    繁体字:蘆花

    英语:reed catkins

    意思:(芦花,芦花)

     1.芦絮。芦苇花轴上密生的白毛。
      ▶隋·江总《赠贺左丞萧舍人》诗:“芦花霜外白,枫叶

  • 亭院

    读音:tíng yuàn

    繁体字:亭院

    意思:造有凉亭、楼阁等建筑物的庭园或花园。
      ▶唐郭良《题李将军山亭》诗:“谁知贵公第,亭院有烟霞。”
      ▶明钱希良《辽邸记闻》:“辽王好营宫室,置亭院二十余区。”

  • 倚阑

    读音:yǐ lán

    繁体字:倚闌

    意思:(倚阑,倚阑)
    见“倚栏”。

    解释:1.见\"倚栏\"。

    造句:暂无

  • 雪絮

    读音:xuě xù

    繁体字:雪絮

    意思:
     1.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