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看竹有筠,与松相表里。
意思:要看竹有箔,与松相表里。
出自作者[宋]魏了翁的《和靖州判官陈子从山水图十韵·松径晚步》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松柏、竹子为题材,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人生的理解。
首句“松柏不受彫,此亦易知耳”,诗人以松柏为喻,表达了对坚韧不屈、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品质的赞美。松柏常被视为不凋的象征,无论春夏秋冬,都能保持翠绿,这正是诗人所赞美的品质。他认为这种品质是很容易理解的,因为这是人类本性中的一部分。
“须看竹有筠,与松相表里”,诗人进一步引用了竹子作为对比,强调了竹子与松柏之间的紧密联系。竹子常被视为高雅、纯洁的象征,其坚韧的外皮和内在的美德与松柏有异曲同工之妙。诗人通过竹子与松柏的对比,进一步强调了这两种植物之间的相似之处,即它们都具有坚韧、不屈不挠的品质。
整首诗以松柏、竹子为题材,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人生的理解。诗人赞美了松柏和竹子的坚韧品质,并以此为象征,表达了对人类本性中美好品质的赞美。同时,诗人也提醒人们要像松柏和竹子一样,具有坚韧不屈、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品质,这样才能在生活中立于不败之地。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充满哲理和人生智慧的诗篇,它以自然之美的象征为题材,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世界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