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浙江驿下作》 水势含沧海,山形折落潮。

水势含沧海,山形折落潮。

意思:水势含大海,山形折落潮。

出自作者[明]徐祯卿的《浙江驿下作》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它描绘了一位旅人在遥远的南方驿道上,面对着日落的景色,听着钲鼓声送行舟,感受着江河的壮丽和山峦的峻峭,心中充满了对未知的迷茫和孤独。 首句“自叹南浮客,崎岖驿岭遥”,诗人以自叹南浮客的口吻,表达了自己在遥远的南方驿道上,旅途崎岖,路途遥远,暗示了旅行的艰辛和孤独。 “川途澹斜日,钲鼓送扬桡”,诗人描绘了旅途中的景色,江河平静,夕阳西下,钲鼓声送行舟前行。这种景象既表现了旅途的宁静,也暗示了旅人的孤独和迷茫。 “水势含沧海,山形折落潮”,诗人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江河的壮丽和山峦的峻峭。水势浩大,如同包含着大海的波涛;山形峻峭,仿佛可以触摸到潮水般的落潮。这种景象既表现了自然的壮美,也表达了旅人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 “夷墟不可问,徒使旅心摇”,最后两句是诗人的感慨和思考。他感叹着未知的夷墟(即未知的地方),心中充满了迷茫和孤独。这种感受既表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也表达了他对未知的敬畏和渴望。 整首诗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旅人在遥远的南方驿道上的所见所感,表达了旅人的孤独、迷茫和敬畏自然的心情。这首诗不仅具有艺术价值,也具有历史和文化价值,是研究古代交通、地理、文化和历史的重要资料。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自叹南浮客,崎岖驿岭遥。
川途澹斜日,钲鼓送扬桡。
水势含沧海,山形折落潮。
夷墟不可问,徒使旅心摇。
作者介绍 徐祯卿简介
徐祯卿(1479-1511年),字昌谷,一字昌国,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祖籍常熟梅李镇,后迁居吴县。明代文学家,被人称为“吴中诗冠”,是吴中四才子(亦称江南四大才子)之一。因“文章江左家家玉,烟月扬州树树花”之绝句而为人称誉。

徐祯卿天性聪颖,擅长文理,人称“家不蓄一书,而无所不通”。早年学文于吴宽,学书法于李应祯。在文学流派上,与李梦阳、何景明、康海、王九思、边贡和王廷相并成为“前七子”,强调文章学习秦汉,古诗推崇汉魏,近体宗法盛唐,王世贞《艺苑卮言》内引有“文章江左家家玉,烟月扬州树树花”之绝句。

关键词解释

  • 山形

    读音:shān xíng

    繁体字:山形

    意思:山的形态;山势。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沔水二》:“山形特秀,异于众岳。”
      ▶北周·庾信《周大将军陇东郡公侯莫陈君夫人窦氏墓志铭》:“山形起伏,既符白鹤之祥;地势

  • 落潮

    读音:luò cháo

    繁体字:落潮

    短语:猛跌

    英语:ebb-tide

    意思:退潮。
      ▶南朝·梁·刘孝威《奉和晚日》:“飞轮转羽扇,翻车引落潮。”
      ▶唐

  • 水势

    读音:shuǐ shì

    繁体字:水勢

    短语:电动势 伤势

    英语:the flow of water

    意思:(水势,水势)
    亦作“水埶”。
     
     1.水流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