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念奴娇 春雪咏兰》 嫣然幽谷,只愁又听啼鴃。

嫣然幽谷,只愁又听啼鴃。

意思:嫣然幽谷,只愁又听哭鴃。

出自作者[明]陈子龙的《念奴娇 春雪咏兰》

全文创作背景

陈子龙的《念奴娇·春雪咏兰》的创作背景主要与他个人的生活经历和时代背景有关。陈子龙是明朝末年的文学家和抗清英雄,他深感国破家亡之痛,同时在隐居生活中也对兰花有着深厚的感情。因此,他通过这首词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忧愤和坚守节操的决心。具体来说,这首词的创作背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时代背景:明朝末年,社会动荡,外敌入侵,国家面临危机。陈子龙身为文人,深感国家之痛,同时也对抗清事业抱有坚定的信念。 2. 个人经历:陈子龙曾经多次参加抗清斗争,但最终失败,被迫隐居。在隐居生活中,他对兰花的观察和理解更加深入,借咏兰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3. 文学传统:兰花在中国文学中一直被视为高洁、坚贞的象征。陈子龙通过咏兰,表达自己的节操和坚守。 综上所述,陈子龙的《念奴娇·春雪咏兰》是在明朝末年动荡的时代背景下,结合个人经历和文学传统而创作的,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忧愤和坚守节操的决心。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问天何意,到春深、千里龙山飞雪?
解佩凌波人不见,漫说芷珠宫阙。
楚殿烟微,湘潭月冷,料得都攀折。
嫣然幽谷,只愁又听啼鴃。
当日九畹光风,数茎清露,纤手分花叶。
曾在多情怀袖里,一缕同心千结。
玉腕香销,云鬟雾掩,空赠金跳脱。
洛滨江上,寻芳再望佳节。
作者介绍 陈子龙简介
陈子龙(1608年7月12日—1647年6月15日),明末官员、诗人、词人、散文家、骈文家、编辑。陈子龙于万历三十六年(公元1608年)六月初一出生于南直隶松江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区),初名介,后改名子龙;初字人中,后改字卧子,又字懋中;晚号大樽、海士、轶符、於陵孟公等。崇祯十年进士,论功擢兵科给事中,命甫下而明亡,继而任南明弘光朝廷兵科给事中。清兵陷南京,他和太湖民众武装组织联络,开展抗清活动,事败后被捕,永历元年(公元1647年)五月十三投水殉国。

陈子龙不仅是明末著名烈士与英雄,也是明末重要作家,具有多方面的杰出成就。他的诗歌成就较高,诗风或悲壮苍凉,充满民族气节;或伟丽秾艳,直追齐梁初唐;或合二种风格于一体,形成沉雄瑰丽的独特风貌,为云间诗派首席,被公认为明代最后一个大诗人、“明诗殿军”,并对清代诗歌与诗学产生较大影响。陈子龙各体诗歌中,成就最突出的是七言律诗与七言古诗。陈子龙亦工词,为婉约词名家、云间词派盟主,被后代众多著名词评家誉为“明代第一词人”、清词中兴的开创者,著名词评家谭献、龙榆生等人均对其词作评价甚高。

陈子龙的骈文也有佳作,《明史》称其“骈体尤精妙”。陈子龙的奏疏与策论都有很深厚的功底,也很有成就。陈子龙的小品文自成一格,《三慨》等作品真切感人又寄托自己缠绵忠厚之情。陈子龙也是明末著名的编辑,曾主编巨著《皇明经世文编》,删改徐光启《农政全书》并定稿,这两部巨著具有很重要的史学价值。

关键词解释

  • 幽谷

    读音:yōu gǔ

    繁体字:幽穀

    短语:峡 山谷 谷地 山峡 谷 狭谷 山凹 壑 峡谷

    英语:dell

    意思:幽深的山谷。
      ▶《诗•小雅•伐木》:“出

  • 嫣然

    读音:yān rán

    繁体字:嫣然

    短语:美貌 婵娟 绰约 倾城倾国 标致 绝色 体面 国色天香 柔美

    英语:beautiful

    意思:
     1.美好貌。<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