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南湖月夜有怀仁先生京师》 酒边写塔南湖月,分映埃尘折角巾。

酒边写塔南湖月,分映埃尘折角巾。

意思:酒边写塔南湖月,分映尘埃折角巾。

出自作者[近代]陈三立的《南湖月夜有怀仁先生京师》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寻胜谁为携手人,我来君去隔昏晨。酒边写塔南湖月,分映埃尘折角巾。》,它是一首表达离别和思念的诗。 首句“寻胜谁为携手人”表达了诗人寻找美好事物时,却发现曾经携手相伴的人已经离去,只剩下自己孤独前行的情境。这里的“携手人”可能是指与诗人一同寻胜的朋友,也可能是指心爱的人。无论是哪种情况,这句诗都传达出一种深深的孤独和失落感。 “我来君去隔昏晨”描绘了时间流逝,诗人和离别的人在不同的时间维度中相隔,加深了孤独感。昏晨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使诗句充满了时间的紧迫感和人生的无常感。 “酒边写塔南湖月”描绘了诗人借酒浇愁,在酒意中描绘出南湖的月色,这月色似乎也映照出诗人的心情。这里的“写”字用得巧妙,不仅描绘了诗人借酒赋诗的情景,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沉重和忧郁。 “分映埃尘折角巾”描绘了月色在尘埃中变得模糊不清,如同那原本清晰美丽的角巾也被尘埃玷污,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消逝和现实的残酷。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离别后的孤独和失落,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怀念和惋惜,表达了深深的思念和人生的无常感。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意象鲜明,是一首优秀的诗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寻胜谁为携手人,我来君去隔昏晨。
酒边写塔南湖月,分映埃尘折角巾。
作者介绍
陈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

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他于1892年壬午乡试中举,历任吏部行走、主事。1898年戊戌政变后,与父亲陈宝箴一起被革职。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

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

关键词解释

  • 南湖

    读音:nán hú

    繁体字:南湖

    意思:一名鸳鸯湖。在浙江省·嘉兴县城东南。湖中有烟雨楼,为当地名胜。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由沪迁此继续举行。
      ▶清·王士禛《叶讱菴自吴中寄予长歌奉答》:“放鹤朝从西鹿归

  • 埃尘

    读音:āi chén

    繁体字:埃塵

    意思:(埃尘,埃尘)

     1.尘土。
      ▶《后汉书•光武帝纪上》:“瞰临城中,旗帜蔽野,埃尘连天,钲鼓之声闻数百里。”
      ▶唐·孟郊《罗氏花下奉招陈侍御》诗:“眼

  • 月分

    读音:yuè fēn

    繁体字:月分

    意思:
     1.犹月限。指规定的时限。
      ▶《宋史•兵志五》:“五路义勇……其人数少处,只作一番,两番,不须满所教月分;其年已上番者,止教半月。”
     
     2.指怀孕足

  • 角巾

    读音:jiǎo jīn

    繁体字:角巾

    意思:
     1.方巾,有棱角的头巾。为古代隐士冠饰。
      ▶《晋书•王导传》:“则如君言,元规若来,吾便角巾还第,复何惧哉!”元·揭傒斯《赠淳真子张太古》诗:“飞驷服五龙,角巾摇三花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