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题夫差庙》 纵敌稽山祸已胎,垂涎上国更荒哉。

纵敌稽山祸已胎,垂涎上国更荒哉。

意思:放纵敌人稽山灾祸已经胎,垂涎中原更荒呢。

出自作者[宋]范成大的《题夫差庙》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反对侵略,强调和平发展。诗中通过描述一个国家纵容敌人,导致自身祸患的情境,强调了和平的重要性。 首句“纵敌稽山祸已胎”直接点明了一个国家放任敌人,导致祸患的局面。这里的“稽山”指的是会稽山,泛指该国周边地区,而“祸已胎”则暗示了已经出现了严重的危机。 “垂涎上国更荒哉”进一步描述了该国对上国的贪婪和野心,表达了对侵略行为的谴责。 接下来的两句“不知养虎自遗患,只道求鱼无后灾。”形象地描绘了放任敌人自取灭亡的后果,就如同养虎为患,最终只会自食其果。而只看到眼前的利益,不顾长远发展,也只会带来未来的灾难。 “梦见梧桐生后圃,眼看麋鹿上高台。”这两句描绘了一种理想化的未来,暗示了和平发展的可能性和希望。然而,这种希望却被现实中的侵略行为所破坏。 最后两句“千龄只有忠臣恨,化作涛江雪浪堆。”表达了忠臣的遗憾和悲痛,他们的遗憾将化为涛江中的雪浪,永世不灭。这表达了对侵略行为的强烈谴责和悲痛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强烈的情感表达,传达了对侵略行为的谴责和对和平发展的追求。这首诗具有深刻的思考和启示意义,提醒我们要珍视和平,反对侵略,追求和谐发展。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纵敌稽山祸已胎,垂涎上国更荒哉。
不知养虎自遗患,只道求鱼无后灾。
梦见梧桐生后圃,眼看麋鹿上高台。
千龄只有忠臣恨,化作涛江雪浪堆。
作者介绍 范成大简介
范成大(1126年6月26日—1193年10月1日),字至能,一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诗人。

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范成大登进士第,累官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乾道三年(1167年),知处州。乾道六年(1170年)出使金国,不畏强暴,不辱使命,还朝后除中书舍人。乾道七年(1171年),出知静江府。淳熙二年(1175年),受任敷文阁待制、四川制置使。淳熙五年(1178年),拜参知政事,仅两月,被劾罢。晚年退居石湖,加资政殿大学士。绍熙四年(1193年)卒,年六十八,追赠五官,后加赠少师、崇国公,谥号文穆,后世遂称其为“范文穆”。

范成大素有文名,尤工于诗。他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其作品在南宋末年即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到清初影响更大,有“家剑南而户石湖”的说法。著有《石湖集》、《揽辔录》、《吴船录》、《吴郡志》、《桂海虞衡志》等。

关键词解释

  • 上国

    读音:shàng guó

    繁体字:上國

    英语:Kaminokuni

    意思:(上国,上国)

     1.指国都以西的地区。
      ▶《左传•昭公十四年》:“夏,楚子使然丹简上国之兵于宗丘。

  • 稽山

    读音:jī shān

    繁体字:稽山

    意思:会稽山的省称。
      ▶《晋书•隐逸传•夏统》:“先公惟寓稽山,朝会万国。”
      ▶唐·李白《送友人寻越中山水》诗:“闻道稽山去,偏宜谢客才。”
      ▶宋·陆游《沈园》诗

  • 垂涎

    读音:chuí xián

    繁体字:垂涎

    短语:歹意 奢望

    英语:slobber

    意思:
     1.因想吃而流口水。
      ▶唐·柳宗元《三戒•临江之麋》:“入门,群犬

  • 纵敌

    读音:zòng dí

    繁体字:縱敵

    意思:(纵敌,纵敌)
    纵放敌人。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纵敌,患生;违天,不祥。”
      ▶宋·秦观《边防》中:“且时难得而易失,一日纵敌,数世之患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