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山枇杷》 争奈结根深石底,无因移得到人家。

争奈结根深石底,无因移得到人家。

意思:无奈结根深石底,不要因为移到到人家。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山枇杷》

全文赏析

这首诗《深山老去惜年华,况对东溪野枇杷》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和抒发感慨的诗。它以深山枇杷为引子,表达了诗人对年华的珍惜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首句“深山老去惜年华”表达了诗人对年华的流逝感到惋惜,暗示着诗人的年龄已经不轻。第二句“况对东溪野枇杷”则直接点明诗人所面对的对象——东溪野枇杷,为读者揭示了诗的主题。 接下来的两句“火树风来翻绛焰,琼枝日出晒红纱”是对枇杷的生动描绘。风中的枇杷树就像燃烧的火树,枝条在阳光下如同展示自己华美外衣的琼枝晒着红纱。这两句诗不仅形象生动,而且色彩丰富,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回看桃李都无色,映得芙蓉不是花”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的感慨。他回头看那些桃李,在枇杷面前显得无色;而池塘中的芙蓉在枇杷的艳丽之下更显得黯淡无光。这表达了枇杷的美是如此的独特,以至于其他的花木都无法与之相比。 最后两句“争奈结根深石底,无因移得到人家”则是诗人的感叹。他惋惜的是,枇杷生长在深石底,无法移植到人们居住的地方。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无法为更多人所欣赏的遗憾。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深山枇杷为载体,表达了诗人对年华的珍惜,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美好事物无法为更多人所欣赏的遗憾。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使得诗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深山老去惜年华,况对东溪野枇杷。
火树风来翻绛焰,琼枝日出晒红纱。
回看桃李都无色,映得芙蓉不是花。
争奈结根深石底,无因移得到人家。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争奈

    读音:zhēng nài

    繁体字:爭奈

    英语:nevertheless; unfortunately

    意思:(争奈,争奈)
    怎奈;无奈。
      ▶唐·顾况《从军行》之一:“风寒欲砭肌,争奈裘

  • 无因

    读音:wú yīn

    繁体字:無因

    意思:(无因,无因)

     1.无所凭藉;没有机缘。
      ▶《楚辞•远游》:“质菲薄而无因兮,焉託乘而上浮?”南朝·宋·谢惠连《雪赋》:“怨年岁之易暮,伤后会之无因。”

  • 得到

    读音:dé dào

    繁体字:得到

    短语:获 博 沾 拿走 抱 到手 收获 得 落 博取 取

    英语:to get

    意思:
     1.能到,可到。
     

  • 结根

    读音:jié gēn

    繁体字:結根

    意思:(结根,结根)
    犹植根,扎根。
      ▶《古诗十九首•冉冉孤生竹》:“冉冉孤生竹,结根泰山阿。”
      ▶唐·杜甫《庭前甘菊花》诗:“念兹空长大枝叶,结根失所缠风霜。”

  • 人家

    读音:rén jiā

    繁体字:人家

    英语:other people

    意思:
     1.他人之家。
      ▶《国语•晋语二》:“里克曰:‘弒君以为廉,长廉以骄心,因骄以制人家,吾不敢。’”韦昭注: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