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贻袁三拾遗谪作》 天子俭为德,而能清约身。

天子俭为德,而能清约身。

意思:天子节俭为美德,而能澄清约束自己。

出自作者[唐]储光羲的《贻袁三拾遗谪作》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作者对朝廷的忠诚和对离别的无奈。作者倾盖洛之滨,远离故乡,依然心系朝廷,对朝廷的未来充满期待。作者对朝廷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认为天子俭为德,能够清约自身,公卿尽虚位,天下自趣尘。作者对君主的信任和忠诚也表现得淋漓尽致。 然而,作者也表达了对朝廷中一些不良现象的担忧,如高帝黜儒生,文皇谪才子等,暗示朝廷中存在一些不公正的现象,这使得作者感到无奈和失望。同时,作者也表达了对离别的无奈和思念之情,空令千万里,长望白云垂,表达了作者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表达了作者对朝廷的忠诚和对离别的无奈,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倾盖洛之滨,依然心事亲。
龙门何以峻,曾是好词人。
珥笔朝文陛,含章讽紫宸。
帝城多壮观,被服长如春。
天子俭为德,而能清约身。
公卿尽虚位,天下自趣尘。
如君物望美,令德声何已。
高帝黜儒生,文皇谪才子。
朝廷非不盛,谴谪良难恃。
路出大江阴,川行碧峰里。
斯言徒自玷,白玉岂为滓。
希声尽众人,深识唯知己。
知己怨生离,悠悠天一涯。
寸心因梦断,孤愤为年移。
花满芙蓉阙,春深朝夕池。
空令千万里,长望白云垂。
作者介绍 储光羲简介
储光羲(约706—763)唐代官员,润州延陵人,祖籍兖州。田园山水诗派代表诗人之一。开元十四年(726年)举进士,授冯翊县尉,转汜水、安宣、下邽等地县尉。因仕途失意,遂隐居终南山。后复出任太祝,世称储太祝,官至监察御史。安史之乱中,叛军攻陷长安,被俘,迫受伪职。乱平,自归朝廷请罪,被系下狱,有《狱中贻姚张薛李郑柳诸公》诗,后贬谪岭南。江南储氏多为光羲公后裔,尊称为“江南储氏之祖”。

关键词解释

  • 天子

    读音:tiān zǐ

    繁体字:天子

    短语:王 帝王 君 君主 可汗 统治者 陛下 帝 沙皇 上 国王 当今 国君

    英语:a Son of Heaven

    意思:

  • 约身

    读音:yuē shēn

    繁体字:約身

    意思:(约身,约身)

     1.约束自身。
      ▶《论语•颜渊》“克己复礼为仁”何晏集解引汉·马融注:“克己,约身。”
      ▶刘宝楠正义:“约如约束之约。约身,犹言修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