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寄陈士元》 古今得丧同儿戏,何必区区叹白头。

古今得丧同儿戏,何必区区叹白头。

意思:古今得失如同儿戏,为什么一定要小小地白了头。

出自作者[宋]华岳的《寄陈士元》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人生得失、英雄不遇、世态炎凉以及历史兴衰的感慨。以下是对每一联的详细赏析: “郊野英雄不肯收,膏梁刍豢有何谋。”这两句诗描绘了英雄不被世俗所接纳,即使在郊野这样偏远的地方,英雄也无处寻求帮助的场景。这里的“膏梁刍豢”指的是富贵人家,他们虽然生活富足,但却无法理解英雄的抱负和理想。这两句表达了英雄不遇、世态炎凉的感慨。 “胡儿只怒马黄弩,公子当求孤白裘。”这两句诗描绘了胡儿和公子们的对比。胡儿怒马黄弩,表现出他们的野蛮和无知;而公子们则应该寻求英雄的帮助,因为他们代表着正义和善良。这里的对比进一步强调了英雄不遇的主题。 “唐诏屡颁蕡不第,汉坛才筑信当侯。”这里李白借用李孚的典故,表达了即使在唐朝这样的盛世,英雄也难以得到重用的感慨。李孚是唐朝的一位文人,他才华横溢却屡试不第,最终在汉坛上施展才华,却仍然不被重用。这里李白借用李孚的典故,表达了英雄不遇的主题。 “古今得丧同儿戏,何必区区叹白头。”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古今得失的看法,他认为古今得失就像儿戏一样,不值得为此而过分忧虑。这里的“白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衰老,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和无常的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英雄不遇、世态炎凉、历史兴衰以及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人通过对比胡儿和公子、李孚和英雄、古今得失和白头等意象,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悟。这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郊野英雄不肯收,膏梁刍豢有何谋。
胡儿只怒马黄弩,公子当求孤白裘。
唐诏屡颁蕡不第,汉坛才筑信当侯。
古今得丧同儿戏,何必区区叹白头。

关键词解释

  • 儿戏

    读音:ér xì

    繁体字:兒戲

    短语:过家家 文娱 打牌 联欢 打雪仗

    英语:playgame

    意思:(儿戏,儿戏)
    儿童游戏。比喻处事轻率,不严肃。
     

  • 白头

    读音:bái tóu

    繁体字:白頭

    短语:老朽 老 行将就木 苍老 早衰 朽迈 年老 大年 老弱病残 衰老 老态龙钟 上年纪 老迈

    英语:hoary head

  • 区区

    读音:qū qū

    繁体字:區區

    短语:少于 少数 些微 少 稀 一点儿 少许 单薄 些许 片 简单 鲜 星星点点 有限 无几 寡 点滴 有数 星星 一丝 两 半 个别

    英语:

  • 古今

    读音:gǔ jīn

    繁体字:古今

    英语:ancient and modern

    意思:古代和现今。
      ▶《礼记•三年问》:“故三年之丧,人道之至文者也……是百王之所同,古今之所壹也。”
     

  • 得丧

    读音:de sàng

    繁体字:得喪

    意思:(得丧,得丧)

     1.犹得失。指名利的得到与失去。
      ▶《庄子•田子方》:“而况得丧祸福之所介乎!”
      ▶《韩诗外传》卷四:“天子不言多少,诸侯不言利害,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