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挽翁仲山常卿二首》 进由孤士列华簪,曾对薰风和舜琴。

进由孤士列华簪,曾对薰风和舜琴。

意思:进而由孤士列华簪,曾对薰风和舜琴。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挽翁仲山常卿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一位进谏的孤士,他曾对薰风和舜琴,为国家和人民贡献自己的力量。诗中通过描述他的行为和事迹,表达了对他的敬仰和赞美。 首联“进由孤士列华簪,曾对薰风和舜琴”,描述了这位孤士的身份和行为。他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了孤士,并列华簪,这是古代对官员的尊称。他曾经面对过薰风和舜琴,这象征着他曾经在重要的场合和时刻,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贡献。 颔联“资善体行貂竖肃,议郎疏出马群喑”,描述了他的行为和品质。他以良好的行为和品质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和敬仰,貂竖肃是对他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的赞美。他提出的建议和意见被采纳,使得马群得到了更好的管理。 颈联“畿民犹说张京兆,宫媛皆知李翰林”,通过引用两个历史人物来赞美这位孤士。张京兆是张敞的别号,他以清正廉洁、关心百姓而闻名。而李翰林则是李白、杜甫等唐代著名诗人之一,以才华横溢、文采斐然著称。这两位历史人物都与这位孤士有着相似之处,他们都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尾联“麾去招来关气数,浩穹于此本无心”,表达了作者对这位孤士的敬仰之情。他挥去招来,关乎着国家的命运和气数。而这位孤士对此并不在意,他只是尽自己的职责和义务,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最后一句“浩穹于此本无心”,更是表达了对这位孤士无私奉献精神的赞美。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位进谏的孤士的形象和事迹,表达了对他的敬仰和赞美之情。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对国家命运和气数的关注,以及对无私奉献精神的赞美。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进由孤士列华簪,曾对薰风和舜琴。
资善体行貂竖肃,议郎疏出马群喑。
畿民犹说张京兆,宫媛皆知李翰林。
麾去招来关气数,浩穹于此本无心。
作者介绍 文同简介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 舜琴

    读音:shùn qín

    繁体字:舜琴

    意思:五弦琴。相传为舜为创,故云。
      ▶《礼记•乐记》:“昔者舜作五絃之琴,以歌《南风》。”
      ▶南朝·梁·沈约《梁鞞舞歌》:“舜琴中已绝,尧衣今复垂。”
      ▶前蜀·

  • 孤士

    读音:gū shì

    繁体字:孤士

    意思:指不苟同时俗的高士。语出三国·魏·阮籍《咏怀》之四九:“岂有孤行士,垂涕悲故时!”唐·韩愈《汴州乱》诗之一:“诸侯咫尺不能救,孤士何者自兴哀?”唐·孟郊《长安旅情》诗:“下有千朱门,何门荐孤士?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