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开元寺送朗道人祝发庐山》 净心好过东林寺,寻向莲花印旧香。

净心好过东林寺,寻向莲花印旧香。

意思:清净心喜欢过东林寺,不久向莲花印旧香。

出自作者[明]王醇的《开元寺送朗道人祝发庐山》

全文赏析

这首诗《芳草萋迷闭曲房,竹床芸帙一灯光》是一首描绘夜晚时庭院内景色的诗。它以芳草萋迷、竹床、灯光等意象,描绘出一种静谧、安详的氛围,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思索。 首联“芳草萋迷闭曲房,竹床芸帙一灯光”,诗人以芳草萋迷的意象描绘出庭院内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而“闭曲房”则暗示出一种静谧和孤独。同时,“竹床芸帙一灯光”则描绘出一种宁静的夜晚,灯光在竹床上投射出微弱的光线,给人一种温馨而宁静的感觉。 颔联“常悲逝水因除发,偶看浮云遂别乡”,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故乡的思念之情。逝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而浮云则常常被用来象征漂泊和离别。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 颈联“烟月待吟开远岸,江妃闻梵礼孤航”,这两句诗描绘了夜晚江边的景象,月光如烟,照亮了远岸,而江中的仙女似乎在听着梵音,向孤舟致敬。这种景象给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感觉,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欣赏。 尾联“净心好过东林寺,寻向莲花印旧香”,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想要寻找内心的平静和安宁的愿望。他希望能够前往东林寺,寻找那份久违的宁静和内心的平静,同时也希望能够重新找回那份莲花香的味道,象征着纯洁和清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夜晚庭院内的景色和表达对过去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迷茫,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思考。它是一首富有情感和哲理的诗,让人在欣赏的同时也能够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芳草萋迷闭曲房,竹床芸帙一灯光。
常悲逝水因除发,偶看浮云遂别乡。
烟月待吟开远岸,江妃闻梵礼孤航。
净心好过东林寺,寻向莲花印旧香。

关键词解释

  • 东林寺

    引用解释

    寺名。在今 江西 庐山 。 晋 太元 中, 慧远法师 在 江州 刺史 桓伊 资助下建成。 唐 会昌 三年寺废, 大中 三年复修。 宋 改名 太平兴国寺 。解放以来,经过修葺,已成为 庐山 古迹之一。参阅《全唐文》卷二六四 李邕 《东林寺碑序》。

    读音:dōng lín sì

  • 净心

    读音:jìng xīn

    繁体字:凈心

    英语:circumcise

    意思:(净心,净心)
    佛教语。谓清凈无垢之心。
      ▶《百喻经•五百欢喜丸喻》:“其于初时虽无净心,然彼其施遇善识便获胜报

  • 莲花

    读音:lián huā

    繁体字:蓮花

    短语:莲 荷 芙蓉 荷花

    英语:lotus

    意思:(莲花,莲花)
    亦作“莲华”。
     
     1.即荷花。

  • 好过

    解释

    好过 hǎoguò

    (1) [have an easy time]∶生活舒适

    她家日子一直好过

    (2) [feel well]∶感觉好

    觉得肚子不好过

    引用解释<

  • 东林

    读音:dōng lín

    繁体字:東林

    意思:(东林,东林)

     1.东边的树林或竹林。
      ▶南朝·梁·江淹《效阮公诗》之一:“孤云出北山,宿鸟惊东林。”
      ▶唐·杜甫《舍弟占归草堂检校卿示此诗》:“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