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书淮阴侯传》 寒灯挑尽见遗尘,试沥椒浆合有神。

寒灯挑尽见遗尘,试沥椒浆合有神。

意思:寒灯挑尽见遗迹,试着滴椒浆合有神。

出自作者[唐]罗隐的《书淮阴侯传》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题目是《寒灯挑尽见遗尘,试沥椒浆合有神。莫恨高皇不终始,灭秦谋项是何人?》,作者不详,根据诗词的内容和表达的情感,这首诗似乎是在讨论和评价历史事件和人物,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历史事件的思考。 首句“寒灯挑尽见遗尘”,诗人用简洁的词语描述了夜晚寒灯的情景,灯油燃尽后留下的微弱印记,象征着历史的痕迹。这句诗以寒灯为引子,引导读者进入对历史的思考。 “试沥椒浆合有神”一句,诗人似乎在表达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用椒浆祭祀,表达对已故英雄的敬意和怀念。 “莫恨高皇不终始”一句,诗人可能是在表达对历史事件的看法,认为历史上的英雄人物虽然有成败,但他们的功绩和影响是永恒的,不应被恨意所掩盖。 “灭秦谋项是何人?”这句话似乎在探讨历史人物的评价和历史事件的重要性。诗人可能在问,是谁提出了灭秦谋项的战略决策,这个决策对历史的影响又是如何?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绘和对历史人物的思考,表达了对历史的敬仰和对英雄的怀念之情。同时,诗人在诗中也探讨了历史事件的重要性,提出了对历史人物的客观评价。这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远,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寒灯挑尽见遗尘,试沥椒浆合有神。
莫恨高皇不终始,灭秦谋项是何人?
作者介绍 罗隐简介
罗隐(833年-909年),字昭谏,新城(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人,唐末五代时期诗人、文学家、思想家。

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著有《谗书》及《太平两同书》等,思想属于道家,其书乃在力图提炼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太平匡济术”,是乱世中黄老思想复兴发展的产物。

关键词解释

  • 有神

    读音:yǒu shén

    繁体字:有神

    英语:Of high spirit.

    意思:
     1.神灵。有,助词。
      ▶《书•武成》:“惟尔有神,尚克相予。”
      ▶孔传:“神庶几助我。

  • 寒灯

    读音:hán dēng

    繁体字:寒燈

    意思:(寒灯,寒灯)
    寒夜里的孤灯。多以形容孤寂、凄凉的环境。
      ▶南朝·齐·谢朓《冬绪羁怀示萧咨议虞田曹刘江二常侍》诗:“寒灯耿宵梦,清镜悲晓髮。”
      ▶宋·柳永《浪

  • 见遗

    读音:jiàn yí

    繁体字:見遺

    意思:(见遗,见遗)
    I
    被遗弃。
       ▶《南史•杨公则传》:“昔廉颇、马援以年老见遗,犹自力请用。”
       ▶唐·李颀《不调归东川别业》诗:“寸禄言可取,託身将见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