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舍弟频赴齐州三首》 岷岭南蛮北,徐关东海西。

岷岭南蛮北,徐关东海西。

意思:岷岭南蛮北,徐关东海西。

出自作者[唐]杜甫的《送舍弟频赴齐州三首》

全文赏析

鹤曰:此广德二年秋成都作。

  岷岭南蛮北,徐关东海西①。此行何日到,送汝万行啼。绝域惟高枕,清风独杖藜。时危暂相见,衰白意都迷②。

  (首章,叙惜别之情。上四送弟赴齐,下四自叹寥落。岷岭、徐关,言道里悠长。高枕、杖藜,言形影相吊。《杜臆》:岷岭在南蛮之北,徐关在东海之西,行非计日可到,故泪亦无时不流。又云:时则危,见则暂,身则衰白,恐再晤难期也。结语极悲。)

  ①南蛮,南诏蛮。徐关,在齐地。《左传》:“鞍之战,齐侯自徐关入。”②《列子》:穆王意迷心荒。

  其二

  风尘暗不开,汝去几时来。兄弟分离苦,形容老病催。江通一柱观,日落望乡台①。客意长东北,齐州安在哉。

  (次章,兼叙别后之思。此亦四句分截。风尘二句,承上时危。兄弟二句,承上衰白。一柱观,经过之路。望乡台,遥想齐州。安在二字,写颖意中旁皇奔赴之情,从上句连读。)

  ①一柱观、望乡台,注见成都诗内。

  其三

  诸姑今海畔①,两弟亦山东②。去傍干戈觅,来看道路通。短衣防战地③匹马逐秋风。莫作俱流落,长瞻碣石鸿④。

  (末章,冀其去而复来。颖赴齐(,) 州,故并想诸姑两弟。去傍干戈,冒险可虑。来看道路,后会难期。五六承去,七八承来。碣石在山东,鸿雁比兄弟。)

  ①公《范阳卢氏墓志》:“审言之女,薛氏所出者,适魏上瑜、裴荣期、卢正均,皆前卒。卢氏所出者,一适京兆王佑,一适会稽贺。”②两弟,谓丰与观。③《国策》:赵武灵王,好戎服,士皆短衣。《前汉·黥布传》:“自战其地。”④《淮南子》:“遇归雁于碣石。”
-----------仇兆鳌 《杜诗详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岷岭南蛮北,徐关东海西。
此行何日到,送汝万行啼。
绝域惟高枕,清风独杖藜。
危时暂相见,衰白意都迷。
风尘暗不开,汝去几时来。
兄弟分离苦,形容老病催。
江通一柱观,日落望乡台。
客意长东北,齐州安在哉。
诸姑今海畔,两弟亦山东。
去傍干戈觅,来看道路通。
短衣防战地,匹马逐秋风。
莫作俱流落,长瞻碣石鸿。
作者介绍 杜甫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关键词解释

  • 岷岭

    读音:mín lǐng

    繁体字:岷嶺

    意思:(岷岭,岷岭)
    即岷山。
      ▶唐·张说《再使蜀道》诗:“青春客岷岭,白露摇江服。”
      ▶唐·杜甫《秋日夔府咏怀》:“紫收岷岭芋,白种陆池莲。”
      ▶唐·

  • 海西

    读音:hǎi xī

    繁体字:海西

    意思:
     1.古大秦国,即罗马帝国。
      ▶《史记•大宛列传》“北有奄蔡·黎轩”张守节正义引《括地志》:“《魏略》云:‘大秦在安息、条支西大海之西,故俗谓之海西。从安息界乘船直载海西,

  • 关东

    读音:guān dōng

    繁体字:關東

    英语:Northeast; east of Shanhaiguan

    意思:(关东,关东)

     1.指函谷关、潼关以东地区。
      ▶《史记•万

  • 南蛮

    读音:nán mán

    繁体字:南蠻

    意思:(南蛮,南蛮)

     1.古称南方的民族及其居住的地方。
      ▶《礼记•曲礼下》:“其在东夷、北狄、西戎、南蛮,虽大曰子。”
      ▶《吕氏春秋•召类》:“尧战于丹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