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南楼寺怀法忍》 万物逢摇落,姮娥耐九秋。

万物逢摇落,姮娥耐九秋。

意思:万物逢摇落,姮娥耐九秋季。

出自作者[近代]苏曼殊的《南楼寺怀法忍》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天寂静的夜晚,诗人独自登上寺南楼的所见所感。万物在秋天的摇落中显得孤寂而凄美,姮娥(即嫦娥)在九秋的夜空中耐得住寂寞,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坚韧。诗人以缟衣(白色的衣服)喻指姮娥,展现了她的纯洁和高雅。然而,这样一位美丽而神秘的女子却不见踪影,只留下诗人独自在寺南楼上仰望星空,表达了诗人对于人事已非、过去不再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秋天的景象和姮娥的形象,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哀思,同时也展现出诗人对于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语言简练流畅,意境深远,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万物逢摇落,姮娥耐九秋。
缟衣人不见,独上寺南楼。
作者介绍 苏曼殊简介
苏曼殊(1884—1918),近代作家、诗人、翻译家,广东香山县(今广东省珠海市沥溪村)人。原名戬,字子谷,学名元瑛(亦作玄瑛),法名博经,法号曼殊,笔名印禅、苏湜。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生于日本横滨,父亲是广东茶商,母亲是日本人。

苏曼殊一生能诗擅画,通晓汉文、日文、英文、梵文等多种文字,可谓多才多艺,在诗歌、小说等多种领域皆取得了成就,后人将其著作编成《曼殊全集》(共5卷)。作为革新派的文学团体南社的重要成员,苏曼殊曾在《民报》、《新青年》等刊物上投稿,他的诗风“清艳明秀”,别具一格,在当时影响甚大。

关键词解释

  • 九秋

    读音:jiǔ qiū

    繁体字:九秋

    意思:
     1.指秋天。
      ▶晋·张协《七命》:“晞三春之溢露,溯九秋之鸣飙。”
      ▶南朝·宋·谢灵运《善哉行》:“三春燠敷,九秋萧索。”
      ▶唐·杜甫《月》诗:

  • 万物

    读音:wàn wù

    繁体字:萬物

    英语:world

    意思:(万物,万物)

     1.统指宇宙间的一切事物。
      ▶《易•干》:“大哉干元,万物资始。”
      ▶《史记•吕不韦列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