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子羽金陵寄红桥诗(七首)》 女嫘江上送兰桡,长忆春纤折柳条。

女嫘江上送兰桡,长忆春纤折柳条。

意思:女儿高敖江上送兰桡,长忆春纤折柳条。

出自作者[明]张红桥的《子羽金陵寄红桥诗(七首)》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韵味和情思的诗,通过描绘一个送别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友人深深的思念和挂牵。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句“女嫘江上送兰桡”,以女嫘江这一地点和送兰桡这一行为,直接点明了送别的主题。女嫘江上的送别,给人一种淡淡的忧郁和不舍之感,为整首诗定下了情感的基调。 次句“长忆春纤折柳条”,通过“长忆”二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味和怀念。而“春纤折柳条”这一形象,则具体描绘出了春天时节,柳枝摇曳,友人折柳送别的场景,既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又寓含了深深的别情。 末两句“归梦不知江路远,夜深和月到红桥”,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其中,“归梦不知江路远”这一句,用梦境的无逻辑来反衬出现实的残酷,表现出诗人对友人离去的无奈和哀伤。而“夜深和月到红桥”这一句,则以景结情,通过描绘深夜月光洒满红桥的静谧景象,营造出一种空旷寂寥的氛围,让人感受到诗人的孤独和失落。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真挚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友人深深的思念和挂牵,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女嫘江上送兰桡,长忆春纤折柳条。
归梦不知江路远,夜深和月到红桥。
作者介绍
张红桥,明初才女,约活动于明太祖洪武(1368~1398)年间,闽县(今属福建)人,居红桥,因以自号。

聪明能诗,后为福清膳部员外郎林鸿妾。鸿游金陵,张感念成疾卒。

关键词解释

  • 柳条

    读音:liǔ tiáo

    繁体字:柳條

    英语:wicker

    意思:(柳条,柳条)

     1.柳树的枝条。
      ▶南朝·梁简文帝《春日想上林》诗:“柳条恒着地,杨花好上衣。”
     

  • 江上

    读音:jiāng shàng

    繁体字:江上

    意思:
     1.江岸上。
      ▶《吕氏春秋•异宝》:“﹝伍员﹞因如吴。过于荆,至江上,欲涉。”
      ▶《史记•伍子胥列传》:“吴人怜之,为立祠于江上,因命曰胥山。”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