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丑奴儿/采桑子》 肌肤绰约真仙子,来伴冰霜。

肌肤绰约真仙子,来伴冰霜。

意思:肌肤柔美真仙子,来伴冰霜。

出自作者[宋]周邦彦的《丑奴儿/采桑子》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清新脱俗的女子。 首句“肌肤绰约真仙子,来伴冰霜。洗尽铅黄。”中,“绰约”一词,用来形容女子体态美好,这里借指女子的肌肤洁白如玉;“真仙子”是对女子的赞美,称她如同真正的仙子一般;“冰霜”则象征着女子的高洁品质。这两句诗赞美了女子的外貌和内在品质。 “洗尽铅黄。素面初无一点妆”进一步强调了女子的天然之美,没有浓重的化妆品和华丽的妆容,她的美是自然流露的,如同初开的花朵,清新脱俗。 “寻花不用持银烛,暗里闻香。零落池塘。分付余妍与寿阳。”这几句诗描绘了女子所处环境的幽静和她的气质。诗人用“寻花”这一动作暗示了女子所处的环境应该是幽静的花园或者庭院,同时也暗示了女子的优雅和娴静。“暗里闻香”则进一步强调了女子的香气,使人想象到她如花般的美丽。然而,“零落池塘”则暗示了女子的美丽并非永恒,如同花朵一般短暂而美丽。最后,“分付余妍与寿阳”则暗示女子曾经有过一段美丽的经历,也许是某个节日的妆扮,被人们所传颂。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位清新脱俗的女子,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纯真、美好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通过女子的形象,表达了对内在美和自然美的赞美。诗人用词精准,笔触细腻,给人以美的享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肌肤绰约真仙子,来伴冰霜。
洗尽铅黄。
素面初无一点妆。
寻花不用持银烛,暗里闻香。
零落池塘。
分付余妍与寿阳。
作者介绍 朱淑真简介
周邦彦(1057—1121),北宋著名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少年时期个性比较疏散,但相当喜欢读书。

神宗赵顼元丰初,在汴京作太学生,写了一篇《汴都赋》,描述当时汴京盛况,歌颂了新法,受到赵顼的赏识,被提拔为太学正。以后十馀年间,在外飘流,作过庐州(今安徽合肥市)教授、溧水(在今江苏省)县令等。哲宗赵煦绍圣三年(1096)以后,又回到汴京,作过国子监主簿、校书郎等官。徽宗赵佶时,提举大晟府(最高音乐机关),负责谱制词曲,供奉朝廷。又外调顺昌府、处州等地。后死于南京(今河南商丘市南)。

周邦彦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曲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词派词人所宗。作品在婉约词人中长期被尊为“正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或“词中老杜”,是公认“负一代词名”的词人,在宋代影响甚大。有《清真居士集》,已佚,今存《片玉集》。

关键词解释

  • 绰约

    读音:chuò yuē

    繁体字:綽約

    短语:美貌 婵娟 倾城倾国 柔美 标致 绝色 嫣然 体面 国色天香

    英语:graceful

    意思:(绰约,绰约)
    <

  • 冰霜

    读音:bīng shuāng

    繁体字:冰霜

    英语:moral integrity

    意思:
     1.冰与霜。
      ▶汉·张衡《西京赋》:“于是孟冬作阴,寒风肃杀,雨雪飘飘,冰霜惨烈,百卉具零。

  • 仙子

    读音:xiān zǐ

    繁体字:仙子

    英语:faerie

    意思:
     1.仙人。常用以借称道士。
      ▶唐·孟浩然《游精思观题观主山房》诗:“方知仙子宅,未有世人寻。”
      ▶唐·皎然

  • 肌肤

    读音:jī fū

    繁体字:肌膚

    短语:皮 皮肤 皮层 肤

    英语:skin

    意思:(肌肤,肌肤)

     1.肌肉与皮肤。
      ▶《礼记•礼运》:“故礼义

  • 真仙

    读音:zhēn xiān

    繁体字:真仙

    意思:仙人。
      ▶《旧唐书•裴潾传》:“真仙有道之士,皆匿其名姓。”
      ▶前蜀·杜光庭《录异记》卷一:“鬼谷先生者,古之真仙也。”
      ▶《云笈七籤》卷一•六:“或有

  • 子来

    读音:zǐ lái

    繁体字:子來

    意思:(子来,子来)
    谓民心归附,如子女趋事父母,不召自来,竭诚效忠。
      ▶《诗•大雅•灵臺》:“经始灵臺,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经始勿亟,庶民子来。”
      ▶朱熹集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