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读崇宁后长编二首》 诸公日侍钧天宴,不道流人死瘴乡。

诸公日侍钧天宴,不道流人死瘴乡。

意思:你们每天在天上宴会,不道流人死瘴乡。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读崇宁后长编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通过对宋朝崇宁年间政治状况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当时政治腐败、社会动荡的痛心和对无辜受害者的同情。 首句“自入崇宁政已荒”,诗人直接点明崇宁年间政治的荒败,暗示了整个社会风气和政治环境的恶化。 “由来治忽击毫芒”一句,诗人用比喻的手法,将政治状况比作笔端毫芒的起伏,形象地描绘出政治形势的波动不定。 接下来的几句诗,诗人具体描述了崇宁年间政治的一些事件,如“初为御笔行中旨,渐取兵权付左珰。”描述了皇帝的决策和权臣的崛起。“玉带解来攽贵幸,珠袍脱下赐降羌。”则描绘了权贵和少数民族的得势以及无辜人士的遭遇。 “诸公日侍钧天宴,不道流人死瘴乡。”是诗人对当时上层社会生活的描绘,他们每天陪侍在皇帝的宴席上,却无人过问流放在边疆的百姓。这两句诗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和阶级的矛盾。 整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刻,通过描绘崇宁年间的政治状况,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和对无辜受害者的同情。诗人用词精准,比喻生动,使得诗歌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震撼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自入崇宁政已荒,由来治忽击毫芒。
初为御笔行中旨,渐取兵权付左珰。
玉带解来攽贵幸,珠袍脱下赐降羌。
诸公日侍钧天宴,不道流人死瘴乡。
作者介绍 文同简介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 诸公

    读音:zhū gōng

    繁体字:諸公

    意思:(诸公,诸公)

     1.众公卿。
      ▶《公羊传•隐公五年》:“天子八佾,诸公六,诸侯四。诸公者何?诸侯者何?天子三公称公,王者之后称公,其余大国称侯。”
     

  • 钧天

    读音:jūn tiān

    繁体字:鈞天

    意思:(钧天,钧天)

     1.天的中央。古代神话传说中天帝住的地方。
      ▶《吕氏春秋•有始》:“中央曰钧天。”
      ▶高诱注:“钧,平也。为四方主,故曰钧天。”<

  • 流人

    读音:liú rén

    繁体字:流人

    英语:person who lives in exile; exile

    意思:
     1.被流放的人。
      ▶《庄子•徐无鬼》:“子不闻夫越之流人乎?去国数

  • 道流

    读音:dào liú

    繁体字:道流

    意思:
     1.某种主张、教义的流布。
      ▶《庄子•山木》:“道流而不明居,德行而不名处。”
     
     2.指道家。
      ▶《文选•孔稚珪<北山移文>》:“谈空空

  • 瘴乡

    读音:zhàng xiāng

    繁体字:瘴鄉

    意思:(瘴乡,瘴乡)
    指南方有瘴气的地方。
      ▶唐·白居易《京使回累得南省诸公书》诗:“瘴乡得老犹为幸,岂敢伤嗟白髮新。”
      ▶《剪灯余话•听经猿记》:“有知己者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