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杂感》 莫教山鸟惊章甫,应学村氓戴竹皮。

莫教山鸟惊章甫,应学村氓戴竹皮。

意思:没有人教鸟儿惊恐帽子,应学习村民戴竹皮。

出自作者[现代]马一浮的《杂感》

全文创作背景

马一浮的《杂感》是在**抗战时期**创作的。当时,中华民族正处于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同仇敌忾,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然而,当时的国民党政府却实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政策,使得抗战形势十分严峻。马一浮深感国家民族危亡,心中十分悲痛,于是创作了这首《杂感》。 在诗中,马一浮表达了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担忧和对人民受苦受难的同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国民党政府的不满和对抗日胜利的坚定信念。这首诗充满了爱国情感和民族精神,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社会意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鲁国多讥儒及戏,秦人惟以吏为师。
莫教山鸟惊章甫,应学村氓戴竹皮。
作者介绍 马一浮简介
马一浮(1883~1967),幼名福田,字一佛,后字一浮,号湛翁,别署蠲翁、蠲叟、蠲戏老人。浙江会稽(今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思想家、诗人和书法家。是引进马克思《资本论》的中华第一人,与梁漱溟、熊十力合称为“现代三圣”(或“新儒家三圣”),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浙江大学校歌》的词作者,浙江大学原教授。于古代哲学、文学、佛学造诣精深,又精于书法,合章草、汉隶于一体,自成一家。曾应蔡元培邀赴北京大学任教。建国后,任浙江文史研究馆馆长、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是第二、第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会特邀代表。所著后人辑为《马一浮集》。

关键词解释

  • 竹皮

    读音:zhú pí

    繁体字:竹皮

    意思:指笋壳。即箨。竹初生时的外壳。
      ▶唐·李百药《谒汉高庙》诗:“竹皮聚寒径,枌社落霜丛。”
      ▶唐·白居易《小臺》诗:“风飘竹皮落,苔印鹤迹上。”

    <

  • 章甫

    读音:zhāng fǔ

    繁体字:章甫

    英语:a kind of hat

    意思:亦作“章父”。
     
     1.商代的一种冠。
      ▶《礼记•儒行》:“丘少居鲁,衣逢掖之衣;长居宋,冠章甫

  • 莫教

    读音:mò jiào

    繁体字:莫教

    意思:犹莫非。
      ▶《京本通俗小说•西山一窟鬼》:“吴教授听得外面声音,不是别人,是我浑家和锦儿,怎知道我和王七三官人在这里?莫教也是鬼?”

    解释:1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