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常自在歌》 此心常与天地通,日月神明环内外。

此心常与天地通,日月神明环内外。

意思:这心常与天地相通,太阳和月亮神明环内外。

出自作者[宋]徐侨的《常自在歌》

全文赏析

这首诗《常自在》是一首富有哲理和人生智慧的诗篇,表达了作者对人生自在、心境平和的追求。 首先,诗中提到的“常自在”是一种人生哲学,即无论外界如何变化,内心都要保持自在、自由的状态。作者强调了心境的澄明和包容,不受外界的干扰和影响,保持内心的平静和稳定。 其次,诗中提到了“心常澄太虚,胸常涵沧海”,表达了心胸开阔、包容万物的思想。同时,“志常明秋霜,气常融春霭”,表达了志向高远、气度宏大的精神。这些思想都是作者对人生追求的体现。 此外,诗中还提到了“万物森森在吾下,我自小之自伤害”,表达了自我谦逊、自我保护的思想。作者认为万物皆有生灵,我们应该尊重生命、爱护生命,不要伤害它们。 最后,诗中还提到了“静惟饬身而无愧,动惟利□而尽爱”,表达了自我修养和道德实践的思想。作者认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保持内心的平静和自律,不做愧对良心的事情;同时,在行动中也要尽心尽力地关爱他人、为社会做出贡献。 整首诗充满了人生智慧和哲理,表达了作者对自在、自由、包容、尊重生命、自我修养和道德实践的追求。同时,诗中还表达了作者对诗书乐处、道义合时等文化传统的热爱和传承。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常自在。
常自在,莫受物触随变改。
心常澄太虚,胸常涵沧海。
志常明秋霜,气常融春霭。
常自在。
常自在,莫或欺心旋遮盖。
此心常与天地通,日月神明环内外。
万物森森在吾下,我自小之自伤害。
常自在。
常自在,诗书乐处安精神,道义合时行身世。
贫何足嗟,贱何慨,富何足淫,贵何足泰。
静惟饬身而无愧,动惟利而尽爱。
常自在。
常自在,此外何求哉。
有时诗一篇,有时酒一杯。
庭花野草为宾友,清风明月相追陪。
陶吾真兮适

关键词解释

  • 神明

    读音:shén míng

    繁体字:神明

    短语:神仙 仙 菩萨 神灵 神 神人

    英语:deities

    意思:
     1.天地间一切神灵的总称。
      ▶《易•繫

  • 日月

    读音:rì yuè

    繁体字:日月

    英语:life

    意思:
     1.太阳和月亮。
      ▶《易•离》:“日月丽乎天,百谷草木丽乎土。”
      ▶唐·韩愈《秋怀诗》之一:“羲和驱日月,疾急不

  • 内外

    读音:nèi wài

    繁体字:內外

    英语:inside and outside

    意思:(内外,内外)

     1.内部和外部;里面和外面。
      ▶《国语•楚语上》:“夫美也者,上下、内

  • 常与

    读音:cháng yǔ

    繁体字:常與

    意思:(常与,常与)
    指常所与共之物。
      ▶《庄子•外物》:“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

    造句:他经常

  • 天地

    读音:tiān dì

    繁体字:天地

    短语:世界 圈子 领域 小圈子 园地

    英语:(n) heaven and earth; world

    意思:
     1.天和地。指自

  • 通日

    读音:tōng rì

    繁体字:通日

    意思:
     1.整天。
      ▶《三国志•魏志•东夷传》:“诸年少勇健者……通日嚾唿作力,不以为痛。”
      ▶《晋书•愍怀太子通传》:“陛下会同一日见赐,故不敢辞,通日不饮三升酒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