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造侄寄人面毛竹杖四》 分明人面目,刻画老根柢。

分明人面目,刻画老根柢。

意思:明白人面目,刻画老基础。

出自作者[宋]曾几的《造侄寄人面毛竹杖四》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麦秋和槐夏的清和与阴翳,表达了诗人孤独守蓬蒿的心情和破除昏滞的渴望。诗人感叹缺乏肩舆和徒步的力量,无法出门散步,只能在梦中散策于林丘之间。但诗人收到了犹子送来的槐杖,感到十分怜惜和感激。他对槐杖的根柢和枝干进行了细致的刻画,赞叹毛君的奇妙选择。诗人表示要用槐杖试历夷险,与芒鞋和白拂一起周旋,相互妩媚。最后,诗人感慨人生已过七十,多谢槐杖的扶持,虽然有些晚,但仍然感激不已。 整首诗语言生动,意境优美,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自身感受的表达,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生命的感慨。同时,诗人对槐杖的赞美也表现了他对自然万物的敬畏和珍视。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麦秋气清和,槐夏日阴翳。
块然守蓬蒿,何以破昏滞。
肩舆卒辈乏,徒步脚力费。
出门即林丘,散策空梦寐。
賸为犹子怜,遽以此君至。
分明人面目,刻画老根柢。
毛君又一奇,枝干不少异。
想应开一束,妙简得三四。
今晨入吾手,夷险可历试。
芒鞋与周旋,白拂相妩媚。
人生七十稀,况复已过二。
多谢汝扶持,无乃太晚计。
作者介绍
曾几(1085--1166),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南宋诗人。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其诗的特点讲究用字炼句,作诗不用奇字、僻韵,风格活泼流动,咏物重神似。

关键词解释

  • 老根

    读音:lǎo gēn

    繁体字:老根

    意思:内情;底细。
      ▶李之华《反“翻把”斗争》:“你要说那难听的话呀,我把老根儿给你挖出来,一条地垄也不给你留。”

    解释:1.内情;底细。

  • 明人

    读音:míng rén

    繁体字:明人

    英语:person of good sense

    意思:
     1.明白人。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二回:“只要存了心,何时非报恩之时,何地非报恩

  • 刻画

    读音:kè huà

    繁体字:刻畫

    短语:抒写 写照 写 勾勒 状 勾画 勾 摹写

    英语:depict

    意思:(刻画,刻画)

     1.雕刻绘画。

  • 分明

    读音:fēn míng

    繁体字:分明

    短语:澄 冥 历历 旁观者清 一清二楚 清 白纸黑字

    英语:clearly demarcated

    意思:
     1.明确;清

  • 人面

    读音:rén miàn

    繁体字:人麵

    英语:dracontomclon dao

    意思:
     1.人的脸面。
      ▶《墨子•明鬼下》:“矧佳人面,胡敢异心。”
      ▶孙诒让间诂:“人面

  • 目刻

    读音:mù kè

    繁体字:目刻

    意思:即刻。蒲剧《薛刚反朝》第二场:“托付阳河大事,目刻进京。”

    解释:1.即刻。

    造句:盲目刻写;胡乱刻写。人物形象

  • 根柢

    读音:gēn dǐ

    繁体字:根柢

    意思:
     1.草木的根。柢,即根。
      ▶汉·邹阳《狱中上书自明》:“蟠木根柢,轮囷离奇。”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宗经》:“根柢槃深,枝叶峻茂。”
      ▶唐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