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客游洞庭湖》 天汉长连洞庭水,云霞半入岳阳楼。

天汉长连洞庭水,云霞半入岳阳楼。

意思:银河长连洞庭水,云霞半进岳阳楼。

出自作者[明]谢榛的《送客游洞庭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相逢楚客问巴州,此去扬帆湖上游》是一首描绘巴州(即巴东)风光的诗,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巴州的思念之情。诗中描绘了洞庭湖的美景,以及作者在扬帆湖上游时所见的景象,最后以对湘妃泪的引用,表达了作者深深的愁绪。 首联“相逢楚客问巴州,此去扬帆湖上游”,通过描绘作者在楚地与他人相遇时,对方询问巴州的情况,引出了作者即将扬帆前往巴州的情景。这一联通过“问巴州”和“扬帆”两个动作,生动地描绘了作者即将踏上旅途的情景,同时也为整首诗定下了情感基调——对巴州的思念。 颔联“天汉长连洞庭水,云霞半入岳阳楼”,进一步描绘了洞庭湖的美景。这里的天汉与洞庭湖水相连,云霞半入岳阳楼,展现出洞庭湖的壮美景象。这一联通过生动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广阔、壮丽的自然环境,同时也为下文的情感抒发做了铺垫。 颈联“低空白雁投寒渚,隔浦丹枫照暮秋”,描绘了作者在湖上游所见的景象。低空的白雁投向寒渚,隔浦的丹枫映照着深秋,这一联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巴州秋色的深深怀念。同时,这也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尾联“莫向湘君听鼓瑟,黄陵月冷不胜愁”,以湘妃泪的典故,表达了作者深深的愁绪。这里引用湘妃泪的典故,不仅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整首诗以景入情,情景交融,情感真挚,读来令人感动。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巴州风光的描绘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的表达,展现了作者深深的情感和思考。同时,诗中生动的描绘和引用典故,也使得整首诗更加丰富和有深度。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相逢楚客问巴州,此去扬帆湖上游。
天汉长连洞庭水,云霞半入岳阳楼。
低空白雁投寒渚,隔浦丹枫照暮秋。
莫向湘君听鼓瑟,黄陵月冷不胜愁。
作者介绍
谢榛(1495~1575)明代布衣诗人。字茂秦,号四溟山人、脱屣山人,山东临清人。十六岁时作乐府商调,流传颇广,后折节读书,刻意为歌诗,以声律有闻于时。嘉靖间,挟诗卷游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为“后七子”之一,倡导为诗摹拟盛唐,主张“选李杜十四家之最者,熟读之以夺神气,歌咏之以求声调,玩味之以裒精华。”后为李攀龙排斥,削名“七子”之外,客游诸藩王间,以布衣终其身。其诗以律句绝句见长,功力深厚,句响字稳,谢榛诗文,著有《四溟集》共24卷,一说10卷,《四溟诗话》(亦题《诗家直说》)共4卷。

关键词解释

  • 岳阳楼

    引用解释

    湖南省 岳阳市 西门古城楼。相传 三国 吴 鲁肃 在此建阅兵台, 唐 开元 四年(公元716年)中书令 张说 谪守 巴陵 (即今 岳阳市 )时在旧阅兵台基础上兴建此楼。主楼三层,巍峨雄壮。登楼远眺,八百里 洞庭 尽收眼底,为古今著名风景名胜。 唐 代著名诗人 李白 、 杜甫 、 白居易 、 李商隐 等都有咏 岳阳楼 诗。 宋 庆历 五

  • 洞庭

    读音:dòng tíng

    繁体字:洞庭

    英语:Dongting Lake

    意思:
     1.广阔的庭院。
      ▶《庄子•天运》:“帝张《咸池》之乐于洞庭之野。”
      ▶成玄英疏:“洞庭

  • 天汉

    读音:tiān hàn

    繁体字:天漢

    英语:Milky Way

    意思:(天汉,天汉)

     1.天河。
      ▶《诗•小雅•大东》:“维天有汉,监亦有光。”
      ▶毛传:“汉,

  • 水云

    引用解释

    1.水和云。多指水云相接之景。 唐 戎昱 《湘南曲》:“ 虞帝 南游不復还,翠蛾幽怨水云间。” 唐 杨汉公 《明月楼》诗:“ 吴兴 城闕水云中,画舫青帘处处通。” 南唐 李煜 《玉楼春》词:“笙簫吹断水云开,重按《霓裳》歌遍彻。” 清 邵锦潮 《蒹葭》诗:“伊人不可即,悵望水云边。”

    2.水上方的云。《淮南子·览冥训》: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