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公仪龙图知杭州》 旧闻其风俗,色易而柔温。

旧闻其风俗,色易而柔温。

意思:传闻他风俗,颜色改变而柔软温暖。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送公仪龙图知杭州》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赞美诗,赞美了一位在汉中担任官职的官员的品行、才干和治理能力。诗中通过对汉中地区自然风光、风俗民情、官府宴饮等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这位官员的清廉、公正和仁爱之心。 首先,诗中表达了对这位官员的敬仰之情,称他为“公”,表达了对其高尚品德和卓越才能的赞美。接着,诗中描绘了这位官员在汉中的地位和影响,他身居名都,骑着高大的马车,带领千名骑兵,显示出他的权威和地位。 在描绘这位官员的品行时,诗中强调了他与古人的不同之处,他坚守素节,保持古人的本源,表现出他的高尚品质和道德观念。同时,诗中还描绘了汉中的自然风光和风俗民情,如江边的白马潮、水花四溅的鲸鱼奔腾、山间的月桂飘香、一国繁盛的天香等,这些描绘展现了汉中的美丽和富饶。 在描述官府宴饮时,诗中描绘了清歌、冠盖、广湖、酒樽等场景,表现出官府的繁华和宴饮的盛况。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汉中和这位官员的热爱之情,认为汉中是这位官员的故乡,也是他休息的地方。最后,诗中还提出了对吏民的建议,希望他们少事非为,保持和睦相处,反映出这位官员的仁爱之心。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赞美诗,通过对汉中和这位官员的赞美,表达了对这位官员的敬仰之情和对汉中的热爱之情。同时,这首诗也展现了这位官员的高尚品德和仁爱之心,以及他对汉中的治理能力和对吏民的关怀之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在昔汉中微,我祖入吴门。
公今领名都,千骑拥高轩。
与古异出处,素节古本原。
江观白马潮,水花长鲸奔。
山飘月桂子,天香一国繁。
壮奇已若此,纤侈尚亦存。
旧闻其风俗,色易而柔温。
太守朝驾车,闾巷焚兰荪。
太守暮还府,灯烛照旗旛。
清歌延冠盖,广湖浮酒樽。
成都与余杭,天下莫比论。
彼为公故乡,此为公偃藩。
吏民宜寡事,恺悌有谣言。
作者介绍 张耒简介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柔温

    读音:róu wēn

    繁体字:柔溫

    意思:(柔温,柔温)

     1.犹温柔。
      ▶宋·梅尧臣《和中道元夕》之一:“靓妆丽服何柔温,交观互视各吐吞。”
      ▶宋·辛弃疾《江神子•和陈仁和韵》词:“箇里柔温

  • 旧闻

    读音:jiù wén

    繁体字:舊聞

    英语:old lore

    意思:(旧闻,旧闻)

     1.指往昔的典籍和传闻。
      ▶《史记•太史公自序》:“罔罗天下放失旧闻。”
      ▶宋

  • 风俗

    读音:fēng sú

    繁体字:風俗

    短语:风土 俗 人情 传统 风 遗俗

    英语:custom

    意思:(风俗,风俗)

     1.相沿积久而成的风气、习俗。<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