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四时读书乐》 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

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

意思:读书的乐趣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

出自作者[宋]翁森的《四时读书乐》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读书的热爱和对知识的追求。诗人通过对木落水尽、千崖枯等景象的描绘,展现了一幅荒凉的景象,但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却能够找到自己的真实面目。这种心境的转变,正是诗人在阅读过程中所体验到的。 诗中提到“坐对韦编灯动壁”,韦编是指古代用韦皮编织的书套,这里代指书籍。诗人在夜晚静坐,面对着满架的书籍,灯光映照在墙壁上,仿佛在跳动着知识的火花。这种场景让人感受到诗人对知识的渴望和对读书的热情。 “高歌夜半雪压庐”一句,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在寒冷的夜晚,依然坚持读书的情景。这里的“雪压庐”象征着困难和压力,而诗人却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坚持读书,表现出了坚定的信念和毅力。 接下来的两句“地炉茶鼎烹活火,一清足称读书者。”描述了诗人在读书时的生活状态。地炉、茶鼎、活火等元素,勾勒出一幅宁静、温馨的画面。诗人认为,这样的生活状态足以称得上是一个真正的读书人。 最后一句“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表达了诗人对读书乐趣的思考。诗人认为,读书的乐趣并不在于外在的环境,而是在于内心的体验。就像数点梅花一样,虽然数量不多,但却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这里的“天地心”意味着诗人将读书视为一种与天地相通的境界。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读书生活的刻画,表现了诗人对知识的热爱和对读书的执着追求。同时,诗中透露出的意境和情感,也让人感受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境界的追求。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木落水尽千崖枯,迥然吾亦见真吾。
坐对韦编灯动壁,高歌夜半雪压庐。
地炉茶鼎烹活火,一清足称读书者。
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

关键词解释

  • 数点

    读音:shǔ diǎn

    繁体字:數點

    造句:

  • 梅花

    读音:méi huā

    繁体字:梅花

    短语:

    英语:plum blossom

    意思:
     1.梅树的花。早春先叶开放,花瓣五片,有粉红、白、红等颜色。是有名的观赏植物。

  • 何处

    读音:hé chǔ

    繁体字:何處

    英语:where

    意思:(何处,何处)
    哪里,什么地方。
      ▶《汉书•司马迁传》:“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唐·王昌龄《梁苑》诗:“万乘

  • 读书

    读音:dú shū

    繁体字:讀書

    短语:阅 阅读 阅览 开卷 读 涉猎 翻阅 看

    英语:study

    意思:(读书,读书)

     1.阅读书籍;诵读书籍

  • 地心

    读音:dì xīn

    繁体字:地心

    短语:地核

    英语:the earth\'s core

    意思:地球的中心部位;地层内部。
      ▶《清史稿•时宪志八》:“太阴距地平上之高弧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