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山中》 逃难人多分隙地,放生麋大出寒林。

逃难人多分隙地,放生麋大出寒林。

意思:逃难人多分空地,放生麋鹿大出寒林。

出自作者[唐]司空图的《山中》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全家与诗人共同留恋于孤岑山景的图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生活和哲理的深深热爱。诗的情感、景象和哲理交织,颇具韵味。 首联“全家与我恋孤岑,蹋得苍苔一径深。”展示了全诗的主题和场景,即全家人在孤岑山上,踏着深深的苍苔小径,沉醉于自然之中。一个“恋”字,表达了诗人和家人对自然的热爱和留恋。 颔联“逃难人多分隙地,放生麋大出寒林。”描绘了山上的生活场景,逃难的人们在空地上安家,放生的麋鹿从寒冷的林中出来。这里既展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又暗含了诗人对人生态度的寓意。 颈联“名应不朽轻仙骨,理到忘机近佛心。”则是诗人对生命哲理的思考。名誉应该不朽,轻视仙人的超脱;理解到忘却机心,就近乎佛心了。这一联寓含了诗人对人生、名誉和自然的深刻理解。 尾联“昨夜前溪骤雷雨,晚晴闲步数峰吟。”以景结情,用昨夜前溪的骤雷雨和晚晴的闲步数峰,来抒发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 整首诗情景交融,哲理深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生活和人生的深深热爱和理解。诗人的艺术手法娴熟,语言凝练生动,读来让人回味无穷。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全家与我恋孤岑,蹋得苍苔一径深。
逃难人多分隙地,放生麋大出寒林。
名应不朽轻仙骨,理到忘机近佛心。
昨夜前溪骤雷雨,晚晴闲步数峰吟。
作者介绍
司空图(837~908),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人。晚唐诗人、诗论家。字表圣,自号知非子,又号耐辱居士。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年)应试,擢进士上第,懿宗朝时曾被召为殿中侍御史。

天复四年(904年),朱全忠召为礼部尚书,司空图佯装老朽不任事,被放还。后梁开平二年(908年),唐哀帝被弑,他绝食而死,终年七十二岁。司空图成就主要在诗论,《二十四诗品》为不朽之作。《全唐诗》收诗三卷。

关键词解释

  • 寒林

    读音:hán lín

    繁体字:寒林

    意思:
     1.称秋冬的林木。
      ▶晋·陆机《叹逝赋》:“步寒林以悽恻,翫春翘而有思。”
      ▶唐·王维《过李揖宅》诗:“客来深巷中,犬吠寒林下。”
      ▶宋·范仲淹

  • 逃难

    读音:táo nàn

    繁体字:逃難

    短语:逃荒

    英语:flee from a calamity

    意思:(逃难,逃难)
    逃避灾难、祸害。
      ▶《国语•鲁语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