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古怀》 思寻海底人,为乞珊瑚树。

思寻海底人,为乞珊瑚树。

意思:想寻找海底人,为求珊瑚树。

出自作者[明]止庵法师的《古怀》

全文赏析

【注释】:
(德祥字麟州,钱塘人。持戒律。书宗晋人,擅名一时。
诗刻苦,高逼郊、岛,有诗曰《桐屿集》。洪武初,住持
径山,临终倚座曰:“一队緌糟汉,我争如尔何!”谈笑
而逝。姚少师《祥老草书歌》云:“祥师只今为巨擘,上
与闲素争蠙巑岏。钱塘山水甲天下,秀气毓子为楩楠。十
年不出笔成冢,中山老兔愁难安。晴轩小试乌玉玦,双龙
随手掀波澜。昨将一纸远寄我,天孙机锦千花攒。愿师勿
置铁门限,从它须索来千官。搢绅相与叹莫及,便欲夺去
加巾冠。厥声已播不知息,箱箧盛贮光烂烂。”其为一时
推重如此。吴之鲸《武林梵刹志》云:“祥公与梦观仁公
同参,相与肆力于诗。仁公以南粤进翡翠,作诗寓讽云:
‘见说炎洲进翠衣,网罗一日遍东西。羽毛亦足为身累,
那得秋林静处飞。’太祖怒曰:‘汝谓我法网密,不欲仕
我耶?’止庵亦以《西园诗》忤上,几不免。”《西园诗
》今载集中,不知所谓忤上者何语,野史流传,不足信也
。祥公有题倪云林、周履道书画云:“东海东吴两故人,
别来二十四番春。”又有《为王驸马赋清真轩》诗,则知
公生元季,至永乐中尚在也。有《和御制赐赤脚僧》诗。
又《句容道中》诗云“十年三度上京华”,则洪武中应召
浮屠也。田汝成《西湖志》云:“故宋时为僧,入元属念
旧国,有《风雨》、《望月》诸诗。”汝成志称详博,其
疏谬如此。)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思寻海底人,为乞珊瑚树。
持栽此前庭,慰彼岁将暮。
上栖孤金禽,下宿单玉兔。
四时相并辉,颜色长不故。

关键词解释

  • 珊瑚树

    引用解释

    1.即珊瑚。因其形似树,故称。《晋书·石崇传》:“ 武帝 每助 愷 ,尝以珊瑚树赐之,高二尺许,枝柯夫疏,世所罕比。” 唐 张谓 《杜侍御送贡物戏赠》诗:“ 越 人自贡珊瑚树, 汉 使何劳獬豸冠。”参见“ 珊瑚 ”。

    2.植物名。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叶椭圆形,边缘有波状锯齿;花白色,气芳香;果实椭圆形。产于我国华东及华南各

  • 珊瑚

    读音:shān hú

    繁体字:珊瑚

    短语:软玉 珠宝

    英语:coral

    意思:
     1.由珊瑚虫分泌的石灰质骨骼聚结而成的东西,状如树枝,多为红色,也有白色或黑色的。鲜艷

  • 海底

    读音:hǎi dǐ

    繁体字:海底

    英语:seabed

    反义词: 海面

    详细释义:1.海洋的底部。亦称为『海床』。
    2.人体下部前后阴之间。如『海底叭

  • 思寻

    读音:sī xún

    繁体字:思尋

    意思:(思寻,思寻)
    寻思,思忖。
      ▶《三国志•吴志•骆统传》:“思寻所由,小民无知。”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简文云,渊源语不超诣简至,然经纶思寻处

  • 人为

    读音:rén wéi

    繁体字:人為

    短语:事在人为

    英语:(adj) artificial

    意思:(人为,人为)

     1.犹为人。
      ▶《礼记•乐记》: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