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登百丈峰二首》 而今白庭路,犹对青阳门。

而今白庭路,犹对青阳门。

意思:而现在白庭路,还对青阳门。

出自作者[唐]高适的《登百丈峰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朝登百丈峰,遥望燕支道》是一首富有深意的边塞诗,通过对历史和现实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战争和政治的深深忧虑。 首段“朝登百丈峰,遥望燕支道。汉垒青冥间,胡天白如扫。”诗人早晨登上高高的百丈峰,远眺燕支道,汉代的堡垒在青天下显得格外雄壮,而胡天一片白色,如同扫过一般。这里诗人以壮丽的景色反衬出内心的悲愤,为后续的叙述做铺垫。 “忆昔霍将军,连年此征讨。”诗人回忆起霍去病将军连年在此征讨的情景,表达了对英勇将士的敬仰之情。然而,这同时也揭示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 “匈奴终不灭,寒山徒草草。”诗人借霍去病的事迹反讽现实,匈奴终究没有被消灭,而英勇的战士只能在寒山之间徒劳无功。这里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目的的质疑和对和平的向往。 “唯见鸿雁飞,令人伤怀抱。”诗人看到鸿雁南飞,心中不禁感到忧愁苦闷。这里以景结情,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使读者深感其悲。 接下来的诗句,“晋武轻后事,惠皇终已昏。豺狼塞瀍洛,胡羯争乾坤。”诗人对晋武帝轻视历史教训、导致惠帝无能而引发混乱的局面表示批评,对当时朝廷的昏庸表示忧虑。 “四海如鼎沸,五原徒自尊。而今白庭路,犹对青阳门。”诗人以鼎沸的乱世为喻,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忧虑。而白庭路与青阳门的对比,也暗示了朝政日衰,世事无常。 “朝市不足问,君臣随草根。”诗人对朝政腐败、世风日下表示了深深的失望,甚至对君臣随草木过日子的现状表示无奈。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历史和现实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战争、政治的深深忧虑,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深忧虑和无奈。诗人的情感深沉而真挚,读来令人深感其悲,同时也引人深思。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朝登百丈峰,遥望燕支道。
汉垒青冥间,胡天白如扫。
忆昔霍将军,连年此征讨。
匈奴终不灭,寒山徒草草。
唯见鸿雁飞,令人伤怀抱。
晋武轻后事,惠皇终已昏。
豺狼塞瀍洛,胡羯争乾坤。
四海如鼎沸,五原徒自尊。
而今白庭路,犹对青阳门。
朝市不足问,君臣随草根。
作者介绍 高适简介
高适(704—765年),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蓨(今河北沧州)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安东都护高侃之孙,唐代大臣、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候,世称高常侍。于永泰元年正月病逝,卒赠礼部尚书,谥号忠。

作为著名边塞诗人,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有文集二十卷。

关键词解释

  • 白庭

    读音:bái tíng

    繁体字:白庭

    意思:匈奴单于之庭。
      ▶唐·高适《登百丈峰》诗之二:“而今白庭路,犹对青阳门。”

    解释:1.匈奴单于之庭。

  • 青阳

    读音:qīng yáng

    繁体字:青陽

    英语:Qingyang

    意思:(青阳,青阳)

     1.指春天。
      ▶《尸子•仁意》:“春为青阳,夏为朱明。”
      ▶《汉书•礼乐志

  • 而今

    读音:ér jīn

    繁体字:而今

    短语:兹 今天 现 现今 现时 今昔 现在时 今 本 当今

    英语:now

    意思:如今,现在。
      ▶唐·张安世《苦别》

  • 阳门

    读音:yáng mén

    繁体字:陽門

    意思:(阳门,阳门)

     1.春秋·宋之城门名。
      ▶《礼记•檀弓下》:“阳门之介夫死,司城子罕入而哭之哀。”
      ▶郑玄注:“阳门,宋国门名。”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