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边得月共楼台,此处风光可认梅。
意思:水边有个共同楼台,这里风光可认梅。
出自作者[宋]曹彦约的《再次仁季咏梅韵》
全文赏析
这首诗《水边得月共楼台,此处风光可认梅》是一首对景抒怀的诗,描绘了水边楼台与梅花的美丽风光,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内心的宽慰。
首联“水边得月共楼台,此处风光可认梅”,诗人以水边得月和楼台风光为背景,描绘出梅花的美丽风光。这里的“水边得月”形象地描绘了水面的清澈和月光的皎洁,为梅花提供了美丽的环境。而“共楼台”则表达了楼台与梅花相映成趣的景象,给人以美好的视觉享受。
颔联“万态争如疏影好,一尊何惜笑颜开”,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之情。诗人认为万花之中,疏影最美好,表达了对梅花独特魅力的赞赏。同时,“一尊何惜笑颜开”也表达了诗人愿意与梅花共享美好时光的愿望,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热爱。
颈联“东君为尔饶先著,俗子逢之倒射回”,诗人用拟人化的手法,将梅花与春天之神(东君)和俗子进行对比。东君为梅花增添了生机和色彩,而俗子却无法欣赏梅花的美丽。这一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独特情感,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保护。
尾联“莫恨陇寒无驿使,江南冲暖望归来”,诗人以梅花的生长环境为背景,表达了对梅花的关怀和期待。诗人不恨陇地寒冷,而是期待江南地区冲暖之后,梅花能够归来。这一期待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追求,以及对生命力的敬畏和珍视。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水边楼台、梅花等自然美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热爱,以及对生命力的敬畏和珍视。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给人以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