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法语》 兀然无事何曾有,人唤向外觅工夫,总是痴顽汉。

兀然无事何曾有,人唤向外觅工夫,总是痴顽汉。

意思:兀然无事何曾有,人叫到外面找工夫,都是痴顽汉。

出自作者[宋]黄庭坚的《法语》

全文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纷扰、追求内心宁静的哲学思想。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态度,传达出一种淡泊名利、随遇而安的精神境界。 诗中的“兀然无事”表示一种无拘无束、随遇而安的状态,而“不乐生天,亦不受福田”则表达了对脱离尘世的决心。诗人认为,人生在世,最重要的是保持内心的宁静,不要被外界的纷扰所困扰。他主张“饥来一钵饭,困来展脚眠”,即简单的生活方式,不追求物质享受,而是追求内心的满足和宁静。 诗中还表达了对“度众生”的看法,认为最重要的是先自度,即先要使自己的内心达到宁静和满足,然后再去帮助他人。这种思想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学的深刻理解和对自我成长的重视。 此外,诗中还提到了“真佛不可见”的观点,即不要过分追求外在的信仰和神明,而要追求内心的智慧和真理。这种思想体现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和对自我成长的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人生哲学思想,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兀然无事无改换,无事何须论一段。
真心无散乱,他事不须断。
过去已过去,未来何用算。
兀然无事何曾有,人唤向外觅工夫,总是痴顽汉。
粮不蓄一粒,逢饭但知骂。
世间多事,人事相趁,浑不及我,不乐生天,亦不受福田。
饥来一钵饭,困来展脚眠。
愚人以为笑,智者谓之然。
非愚亦非智,不是玄中玄。
要去如是去,要住如是住。
身披一破衲,脚著娘生袴。
多言复多语,由来反相误。
若欲度众生,无过且自度。
莫漫求真佛,真佛不可见。
妙性及
作者介绍 黄庭坚简介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关键词解释

  • 无事

    读音:wú shì

    繁体字:無事

    意思:(无事,无事)

     1.没有变故。多指没有战事、灾异等。
      ▶《礼记•王制》:“天子无事,与诸侯相见,曰朝。”
      ▶郑玄注:“事谓征伐。”
      ▶《史

  • 何曾

    读音:hé zēng

    繁体字:何曾

    英语:did ever

    意思:
     1.为何,何故。
      ▶《孟子•公孙丑上》:“尔何曾比予于管仲?”赵岐注:“何曾,犹何乃也。”
      ▶宋玉《九

  • 工夫

    读音:gōng fū

    繁体字:工夫

    短语:年华 时光 时 时空 日 辰 流年 岁月

    英语:labor

    意思:
     1.作事所费的精力和时间。
      ▶晋

  • 兀然

    解释

    兀然 wùrán

    (1) [towering]∶突兀的样子

    兀然耸立

    (2) [suddenly]∶兀的,忽然

    兀然失笑起来

    (3) [dazed]∶昏然无知的样子

    兀然躺下

  • 有人

    读音:yǒu rén

    繁体字:有人

    英语:someone

    意思:
     1.谓有杰出的人物。
      ▶《晋书•忠义传序》:“卞壸、刘超、钟雅、周虓等已入列传,其余即叙其行事,以为《忠义传》,用旌

  • 总是

    解释

    总是 zǒngshì

    [always] 永远地;无例外地

    引用解释

    1.总归是;全都是。 唐 王昌龄 《从军行》之二:“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宋 黄公度 《青玉案》词:“霜桥月

  • 痴顽

    读音:chī wán

    繁体字:痴頑

    意思:(痴顽,痴顽)
    亦作“痴顽”。
     
     1.谓藏拙,不合流俗。
      ▶唐·王建《昭应官舍》诗:“痴顽终日羡人闲,却喜因官得近山。”
      ▶宋·陆游《杂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