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好听琴》 清畅堪销疾,恬和好养蒙。

清畅堪销疾,恬和好养蒙。

意思:清畅可以消除疾病,蒙恬和蒙好养。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好听琴》

全文赏析

这首诗《本性好丝桐,尘机闻即空》是一首描绘诗人爱好丝桐(即弹琴)乐趣的诗,表达了作者在弹琴时能够忘却尘世烦恼的愉悦心情。 首句“本性好丝桐,尘机闻即空”直接点明诗人对弹琴的喜爱,丝桐指的是琴,诗人将弹琴比作丝桐,可见其对此情此物的特殊感情。尘机闻即空,则表达了弹琴时能够消除尘世烦恼,让心灵回归平静的意境。 “一声来耳里,万事离心中”这句诗更是直接表达了弹琴带来的效果,琴声传来,能够让所有的烦恼忧愁都离开心灵,只留下清净和平静。 “清畅堪销疾,恬和好养蒙”进一步描绘了弹琴带来的舒适愉悦感,可以消除疲劳,让人感到宁静平和,适合于颐养精神。 最后两句“尤宜听三乐,安慰白头翁”则表达了听琴的最佳效果,尤其是在晚年时,更能给人以安慰和愉悦。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描绘弹琴的乐趣,表达了诗人对清净和平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洞察和理解,以及对老年生活的独特见解。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本性好丝桐,尘机闻即空。
一声来耳里,万事离心中。
清畅堪销疾,恬和好养蒙。
尤宜听三乐,安慰白头翁。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和好

    读音:hé hǎo

    繁体字:和好

    英语:to become reconciled

    意思:
     1.和睦友好。
      ▶《管子•幼官》:“和好不基,贵贱无司,事变日至。”
     
     

  • 清畅

    读音:qīng chàng

    繁体字:清暢

    意思:(清畅,清畅)
    清悠流畅。
      ▶汉·张衡《西京赋》:“女·娥坐而长歌,声清畅而委蛇。”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才略》:“张华短章,奕奕清畅。”

  • 养蒙

    读音:yǎng méng

    繁体字:養蒙

    意思:(养蒙,养蒙)

     1.谓以蒙昧自隐,修养正道。语本《易•蒙》:“蒙以养正,圣功也。”
      ▶孔颖达疏:“能以蒙昧隐默,自养正道,乃成至圣之功。”
      ▶唐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