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抄戊辰十月近稿七首》 后学鲜能舍瑟作,古人未免假韶鸣。

后学鲜能舍瑟作,古人未免假韶鸣。

意思:后来的学者很少能离开瑟作,古人没有避免假韶叫。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抄戊辰十月近稿七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反思和批评,对当时社会的一些不良现象提出了质疑和批评。 首句“后学鲜能舍瑟作,古人未免假韶鸣”表达了对那些只会模仿古人、缺乏独立思考的人的批评。诗人用“瑟”和“韶”这两个古代乐器和音乐的概念,来比喻那些只知道模仿、缺乏创新的人,他们就像只会弹瑟的人一样,虽然努力模仿,但终究无法超越古人,就像“假韶”一样,只是模仿别人的声音,无法真正发出自己的声音。 “不劳左辖诵新句,却爱老婆呼旧名”表达了对那些抄袭剽窃、缺乏原创精神的批评。这里用到了“左辖”这个典故,指的是韩愈的部下李翱,他曾经抄袭韩愈的文章,被韩愈批评。这里诗人用“不劳”表达了对抄袭剽窃行为的否定,用“老婆”呼旧名表达了对原创精神的赞赏。 “史馆谁徵段公事,雠家妄作武侯评”是对历史记载不实、歪曲事实的批评。这里用到了“段公事”和“武侯评”两个典故,前者指的是历史记载中的错误和遗漏,后者则是指对历史人物的歪曲和误解。诗人用“谁徵”表达了对历史记载真实性的质疑,用“妄作”表达了对歪曲事实的批评。 最后两句“人间安得忘忧物,为窭儒生浇不平”,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现实社会中贫寒之士、有志之士无法得到公正待遇的同情和关注。诗人用“忘忧物”来比喻那些能够让人忘记忧愁的事物,如金钱、权力等,而这里却用来为贫寒之士、有志之士的不平遭遇浇愁,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社会公正公平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典故和生动的语言,表达了对当时社会不良现象的反思和批评,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贫寒之士、有志之士的同情和关注。整首诗语言犀利、寓意深刻,是一首优秀的讽刺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后学鲜能舍瑟作,古人未免假韶鸣。
不劳左辖诵新句,却爱老婆呼旧名。
史馆谁徵段公事,雠家妄作武侯评。
人间安得忘忧物,为窭儒生浇不平。
作者介绍 文同简介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 后学

    读音:hòu xué

    繁体字:後學

    英语:junior scholar

    意思:(后学,后学)

     1.后进的学者。
      ▶《汉书•董仲舒传赞》:“仲舒遭汉承秦灭学之后,六经离析,下

  • 未免

    读音:wèi miǎn

    繁体字:未免

    短语:在所难免

    英语:(adv) truly; rather a bit too

    意思:
     1.不免,免不了。
      ▶《孟子

  • 作古

    读音:zuò gǔ

    繁体字:作古

    短语:不讳 病故 三长两短 过去

    英语:die

    意思:
     1.谓不依旧规,自创先例。
      ▶《旧唐书•高宗纪下》:“上曰: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