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外笛声谁送晚,水边花影自迎春。
意思:烟外笛声谁送晚,水边影子从迎春花。
出自作者[宋]韩元吉的《次韵吴明可与史致道会饮牛渚》
全文赏析
这首诗《月出千山卷暮云》是一首对景抒怀的诗,通过对千山月出、暮云卷舒、江滨玉节、击楫酬今等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风流三百年、清诗句法的赞美。
首联“月出千山卷暮云,遥知玉节会江滨”,诗人以月出千山、暮云卷舒的景象起兴,表达了时间流逝、世事如梭的感慨。同时,通过“遥知”二字,也暗示了诗人对远方友人或后辈的关注和祝福。
颔联“便应击楫酬今日,不用然犀叹昔人”,诗人表达了对今日的感慨,认为应该像昔人一样,以实际行动报效国家,而不是空谈理论。这一联也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望。
颈联“烟外笛声谁送晚,水边花影自迎春”,诗人描绘了烟外笛声、水边花影的美丽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春天的期待。同时,这一联也寓含了时光流转、春去秋来的感慨。
尾联“风流三百年无此,况有清诗句法新”,诗人对三百年来的风流人物和清新诗句表示赞赏,认为这样的风流和诗句在三百年中是独一无二的。这也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和文化的敬仰和对未来的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千山月出、暮云卷舒、江滨玉节等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风流三百年、清诗句法的赞美。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读来令人感到心旷神怡。
相关句子
- 花影谁家坞,笛声何处楼。-- 出自《依韵和蠡泽王去微秀才见寄》作者:[唐]李中
- 日高花影重。-- 出自《菩萨蛮·流苏宝帐沈烟馥》作者:[宋]袁去华
- 花影畔。-- 出自《渔家傲·楼鼓数声人迹散》作者:[宋]杨端臣
- 闲庭花影移。-- 出自《长相思·红满枝》作者:[唐]冯延巳
- 花影侵窗-- 出自《南乡子·檀板称歌喉》作者:[元]刘秉忠
- 重帘花影。-- 出自《月照梨花/河传》作者:[宋]黄升
- 花影浮金斗。-- 出自《虞美人·梨花院落溶溶雨》作者:[宋]李弥逊
- 日高花影重。-- 出自《长相思·花深红》作者:[宋]李石
- 花影半。-- 出自《谒金门·花影半》作者:[宋]韩淲
- 破除花影重。-- 出自《醉桃源/阮郎归》作者:[宋]赵师侠
- 笛声何处悲。-- 出自《隔溪梅令 和南金鸳湖舟中韵》作者:[元]邵亨贞
- 笛声谁喷。-- 出自《品令·水寒江静》作者:[宋]杨无咎
- 更为笛声怀旧。-- 出自《西江月·竹寺青灯永夜》作者:[宋]向滈
- 笛声休怨。-- 出自《折红梅·倚花阑清晓》作者:[宋]无名氏
- 笛声吹。-- 出自《长相思 惜梅》作者:[宋]刘克庄
- 笛声何处关山。-- 出自《清平乐·静香真色》作者:[宋]周密
- 水边寒色。-- 出自《暗香 吴中顾氏旧时月色亭,陆壹天倡始用白》作者:[元]邵亨贞
- 芦花浅水边。-- 出自《菩萨蛮 题钱德钧水村图 珊瑚木难卷二》作者:[元]陆祖允
- 水边朱户。-- 出自《蓦山溪·青梅如豆》作者:[宋]张震
- 水边无限情。-- 出自《长相思·净亭亭》作者:[宋]谭宣子
- 不到水边村。-- 出自《朝中措 题阙》作者:[元]白朴
- 水边朱户。-- 出自《点绛唇·红杏飘香》作者:[宋]苏轼
- 水边沙外。-- 出自《千秋岁·水边沙外》作者:[宋]秦观
- 水边沙外。-- 出自《千秋岁·水边沙外》作者:[宋]秦观
- 记得水边春。-- 出自《菩萨蛮·平波不尽蒹葭远》作者:[宋]叶梦得
- 水边沙际。-- 出自《笛家弄/笛家》作者:[宋]王质
- 细雨疏烟外。-- 出自《点绛唇 墨本水仙 读画斋丛书本元草堂诗》作者:[元]滕宾
- 烟外屐,水边山。-- 出自《鹧鸪天·作赋丁年厌兔园》作者:[宋]吴则礼
- 自看烟外岫。-- 出自《角招》作者:[宋]姜夔
- 烟外红尘逗。-- 出自《祝英台近·绾流苏》作者:[宋]史达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