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忆晦叔》 六事尽思君作伴,几时归到洛阳来?

六事尽思君作伴,几时归到洛阳来?

意思:第六件事都想你作伴,几时归到洛阳来?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忆晦叔》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逍遥自在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的热爱,同时也流露出对友人的思念和期待归乡的情怀。 首句“游山弄水携诗卷”展现了诗人游赏山水,品味自然的惬意生活。诗人带着诗卷,游山玩水,欣赏美景,同时也寻找诗意的灵感。 次句“看月寻花把酒杯”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雅致生活,赏花观月,饮酒作乐,尽显洒脱不羁的个性。 第三句“六事尽思君作伴”中的“六事”,可能是指生活中的各种乐趣和活动。诗人希望这些活动都能有友人相伴,共享欢乐。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渴望与友人共享美好时光的心情。 最后一句“几时归到洛阳来?”则流露出诗人期待归乡的情怀。洛阳作为古代中国的文化中心和繁华都市,是诗人向往的地方。诗人通过询问“几时归到洛阳来?”表达了对归乡的期盼和对洛阳的向往。 整首诗风格清新自然,语言流畅生动,意境优美,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游山弄水携诗卷,看月寻花把酒杯。
六事尽思君作伴,几时归到洛阳来?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洛阳

    读音:luò yáng

    繁体字:洛陽

    英语:loyang

    意思:(洛阳,洛阳)
    牡丹的别称。因唐·宋时洛阳盛产牡丹,故称。
      ▶明徐渭《牡丹赋》:“何名花之盛美,称洛阳为无双,东青州而南

  • 作伴

    读音:zuò bàn

    繁体字:作伴

    英语:for company

    意思:做伴,当陪伴的人。
      ▶唐·孟浩然《同张明府碧溪赠答》诗:“仙凫能作伴,罗袜共凌波。”
      ▶《红楼梦》第五四回:

  • 几时

    读音:jǐ shí

    繁体字:幾時

    英语:what time; when

    意思:(几时,几时)

     1.多少时候。
      ▶汉武帝《秋风辞》:“少壮几时兮,奈老何!”唐·韩愈《祭十二郎

  • 六事

    读音:liù shì

    繁体字:六事

    意思:
     1.上古指领兵的六卿。
      ▶《书•甘誓》:“大战于甘,乃召六卿。王曰:‘嗟!六车之人,予誓告汝。’”孔传:“各有军事,故曰六事。”后因以指朝中的军事大臣。
      ▶

  • 尽思

    读音:jìn sī

    繁体字:儘思

    意思:(尽思,尽思)
    尽哀思。
      ▶《孔子家语•致思》:“由(仲由)也事亲,可谓生事尽力,死事尽思者也。”

    解释:1.晶思。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