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富春行赠范振》 越舶吴帆亦何故,今年明年来复去。

越舶吴帆亦何故,今年明年来复去。

意思:越过船舶吴帆也为什么,今年第二年来了又走了。

出自作者[宋]晁补之的《富春行赠范振》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钱塘江畔风景和人情的诗。首句“钱塘江北百里余”,一笔拉开了诗的地理背景,将读者引入到钱塘江的广阔场景中。接着“涨沙不复生菰蒲”,描绘了沙地涨漫,菰蒲难以生长的景象,展现了江畔独特的自然环境。 “沙田老桑出叶麤,江潮打根根半枯”这两句,生动描绘了江边桑树的坚韧生命力,即使在江潮的冲刷下,依然顽强生存,叶片粗糙,根部半枯,形象生动。 “八月九月秋风恶,风高驾潮晚不落”,这两句诗描绘了秋季钱塘江的风高浪急,潮水汹涌,展现了自然的壮丽和威力。 “鼓声冬冬橹咿喔,争凑富春城下泊”,此处以鼓声和橹声描绘了船只的繁忙和竞争,形成了生动的江边生活图景。 “君家茅屋并城楼,不出山行不记秋”,这里诗人以君家的茅屋和城楼为引,展示了人们安居乐业的生活场景,表达出对生活的满足和安逸。 最后“越舶吴帆亦何故,今年明年来复去”,诗人以越舶吴帆为喻,展现了年复一年,来往不断的繁忙景象,也寓意着生活的往复和持续。 整体看,这首诗以钱塘江为背景,描绘了江边的自然景色和生活风情,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同时,诗人精细的描绘和深情的感慨,使得这首诗具有深厚的艺术感染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钱塘江北百里余,涨沙不复生菰蒲。
沙田老桑出叶麤,江潮打根根半枯。
八月九月秋风恶,风高驾潮晚不落。
鼓声冬冬橹咿喔,争凑富春城下泊。
君家茅屋并城楼,不出山行不记秋。
越舶吴帆亦何故,今年明年来复去。
作者介绍 晁补之简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关键词解释

  • 何故

    读音:hé gù

    繁体字:何故

    英语:wherefore

    意思:什么缘故;为什么。
      ▶《左传•宣公十一年》:“夏徵舒为不道,弒其君,寡人以诸侯讨而戮之,诸侯、县公皆庆寡人,女独不庆寡人,何故?

  • 明年

    读音:míng nián

    繁体字:明年

    英语:next year

    意思:次年;今年的下一年。
      ▶《左传•僖公十六年》:“明年齐有乱。”
      ▶唐·元稹《<白氏长庆集>序》:“乐天一举擢

  • 今年

    读音:jīn nián

    繁体字:今年

    英语:this year

    意思:本年。指说话时的这一年。
      ▶晋·李密《陈情事表》:“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
      ▶宋·苏轼《九日

  • 亦何

    读音:yì hé

    繁体字:亦何

    意思:何其;多么。
      ▶晋·葛洪《神仙传•阴长生》:“况仙人亦何急急,令闻达朝阙之徒,知其所云为哉!”唐·杜甫《鹿头山》诗:“斯人亦何幸,公镇踰岁月。”
      ▶清·方文《宋遗民咏•赵子

  • 年来

    读音:nián lái

    繁体字:年來

    英语:over the last ... years

    意思:(年来,年来)

     1.近年以来或一年以来。
      ▶唐·戴叔伦《越溪村居》诗:“年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