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僧入蜀过夏》 五月峨眉须近火,木皮领重只如冬。

五月峨眉须近火,木皮领重只如冬。

意思:五月峨眉必须靠近火,树皮兼重例如冬季。

出自作者[唐]曹松的《送僧入蜀过夏》

全文赏析

这首诗《师言结夏入巴峰,云水回头几万重。五月峨眉须近火,木皮领重只如冬》是描绘了四川巴山和峨眉山的夏日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风景的赞美和敬畏之情。 首句“师言结夏入巴峰,云水回头几万重”,描绘了作者跟随师父去四川巴山的旅程。通过“结夏入巴峰”这个词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这次旅程的期待和敬畏之情。而“云水回头几万重”则形象地描绘了巴山山脉的连绵起伏,云雾缭绕,给人一种神秘而壮美的感觉。 第二句“五月峨眉须近火”,描述了作者即将到达峨眉山的季节和气候。五月是四川的夏季,天气炎热,而峨眉山则是四川的名山之一,海拔高,气温低,需要近火取暖。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峨眉山的敬畏之情,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环境的适应和应对能力。 第三句“木皮领重只如冬”,通过描述峨眉山的木皮领(即领口)厚重如冬,表达了作者对峨眉山气候的感受和印象。这句诗不仅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和体验,也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四川巴山和峨眉山的夏日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风景的赞美和敬畏之情。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环境的适应和应对能力,以及他对师父的敬爱和尊重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自然风景和表达情感的好诗,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师言结夏入巴峰,云水回头几万重。
五月峨眉须近火,木皮领重只如冬。
作者介绍
曹松,唐代晚期诗人。字梦徵。舒州(今安徽潜山)人。生卒年不详。早年曾避乱栖居洪都西山,后依建州刺史李频。李死后,流落江湖,无所遇合。光化四年(901)中进士,年已70余,特授校书郎(秘书省正字)而卒。

关键词解释

  • 木皮

    引用解释

    树皮。《汉书·晁错传》:“ 胡 貉 之地,积阴之处也,木皮三寸,冰厚六尺。”《周书·王褒传》:“舒惨殊方,炎凉异节,木皮春厚,桂树冬荣。” 唐 元结 《舂陵行》:“朝飡是草根,暮食是木皮。” 清 龚自珍 《语录》:“古无朴字,《説文》木部,朴训木皮。 郑 注取朴,云朴所以挞犯教者,盖古人止用木皮挞人,以为教学之刑,其物即名之曰朴。”

  • 峨眉

    读音:é méi

    繁体字:峨眉

    意思:也写作峨嵋、峨眉。山名。在四川·峨眉县西南,因山势逶迤,有山峰相对如蛾眉,故名。佛教称为光明山,道教称为“虚灵洞天”、“灵陵太妙天”。其脉自岷山绵延而来,突起为大峨、中峨、小峨三峰。顶部为玄武巖覆

  • 五月

    读音:拼音:wǔ yuè 五笔:ggee

    五月的解释

    词语分解

    • 五的解释 五 ǔ 数名,四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伍”代):五彩。五官。五谷。五金。五代(中国朝代名,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先后在中原建立政权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