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初夏侍长上郊行分韵得偕字》
谁言曾点志,吾得与之偕。
谁言曾点志,吾得与之偕。
意思:
谁说曾点想法,我得和他们一起。
出自作者[宋]陆九渊的《初夏侍长上郊行分韵得偕字》
全文创作背景
《初夏侍长上郊行分韵得偕字》是宋代的陆九渊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初夏的时节、郊外的风景以及作者与长上(可能是指长辈或者上级)一同郊行的经历有关。在郊外,作者欣赏到了初夏的美景,可能与长上一起进行了分韵作诗的活动。通过诗歌,作者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同时也可能寓含了对人际情感或者生活哲理的体悟。具体的创作背景,可能还需要考虑作者当时的生活状态和心境。
相关句子
谁言沟浍浅,谁言沧溟深。
-- 出自《次前韵再寄二首》作者:[宋]陈著
谁言善蔽。
-- 出自《赠欧阳建》作者:[魏晋]曹摅
谁言见惯。
-- 出自《减字木兰花·小桥秀绝》作者:[宋]毛滂
谁言未忘祸。
-- 出自《感遇·之卅五》作者:[唐]陈子昂
谁言捐躯易。
-- 出自《三良诗》作者:[魏晋]曹植
谁言去妇薄。
-- 出自《代刘勋妻王长杂诗》作者:[魏晋]曹植
谁言我无耳?
-- 出自《送林谦之司业出为桂路提刑》作者:[宋]杨万里
游船曾点空碧。
-- 出自《摸鱼儿·古城阴》作者:[宋]赵以夫
曾点龙门额,烦君再问津。
-- 出自《次韵答方元吉》作者:[宋]胡仲弓
问我曾点意,乘我舞雩颠。
-- 出自《简彪汉明》作者:[宋]胡宏
鼓瑟希曾点,观书慨屈平。
-- 出自《次韵童尚质书怀三首》作者:[宋]陈著
谁言曾点志,吾得与之偕。
-- 出自《初夏侍长上郊行分韵得偕字》作者:[宋]杨时
曾点与曾子,俱升阙里堂。
-- 出自《晚次东亭献郑州宋使君文》作者:[唐]储光羲
未成曾点服,犹衣仲由袍。
-- 出自《雨脚》作者:[宋]赵蕃
寿阳曾点额,脂粉带余馨。
-- 出自《红梅》作者:[宋]顾逢
苟能志吾志,宁谓非吾伦。
-- 出自《蔡芝林为蒋公进求画扇遂题》作者:[明]王绂
赋诗置座傍,聊以志吾怍。
-- 出自《记悔》作者:[宋]陆游
得与金芝丛。
-- 出自《江蓠生幽渚》作者:[南北朝]沈约
宁及得与时人争。
-- 出自《拟行路难》作者:[南北朝]鲍照
此心安得与时违。
-- 出自《鹧鸪引 和周斡臣韵。中统五年三月十二日夜》作者:[元]王恽
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
-- 出自《越人歌》作者:[先秦]先秦无名
岂无得与失,两各行其心。
-- 出自《感春十三首》作者:[宋]张耒
不知何岁月,得与尔同归。
-- 出自《南中咏雁诗(一作于季子诗,题作南行别弟)》作者:[唐]韦承庆
勤修道,管将来,得与相陪。
-- 出自《满庭芳 劝沃州孙仙进道》作者:[元]马钰
豆笾列陈,亦孔之偕。
-- 出自《绍兴祀岳镇海渎四十三首》作者:[隋]佚名
豆笾列陈,亦孔之偕。
-- 出自《绍兴祀岳镇海渎四十三首》作者:[隋]佚名
江湖涉浩渺,安得与之偕。
-- 出自《泊南牛口期任遵圣长官到晚不及见复来》作者:[宋]苏轼
凉偶与之偕,未必凉因此。
-- 出自《新凉五言呈尤延之》作者:[宋]杨万里
诗句原文
讲习岂无乐,鑽磨未有涯。
书非贵口诵,学必到心斋。
酒可陶吾性,诗堪述所怀。
谁言曾点志,吾得与之偕。
作者介绍
陆九渊(1139年-1181年),字道山,号青峰,是中国南宋时期的一位思想家、哲学家和政治家。他出生于一个世家,祖上曾有唐朝宰相,他自幼聪慧,七岁即能读书写字。陆九渊早年曾投身于理学门派,后来转向心学,创立了“格物致知”这一重要思想。
陆九渊所提出的“格物致知”思想,主要指通过观察世界万物,探究它们的本质属性,以求达到对人类自身的认识和把握,并从而实现做事情的准确性和正确性。他认为人的心灵是具有本能的善性,但由于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会产生各种错觉和负面情绪。他提倡“心中无物”,即要将自己的内心净化、清空,把注意力集中在外界的真实事物上,以求达到对事物的真正认识和理解。
除了哲学思想方面的成就,陆九渊还曾在政治和文学方面有所成就,担任过吏部秘书郎、吏部员外郎等职务,还多次被征召出任高级官员。他的作品有《格致论》、《四端集》等。
关键词解释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